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官員間一般都有一個默契所在。

就是下面的事,儘量不捅到上面去,大家儘可能內部消化。

久而久之,就形成所謂官場文化,那叫欺上而不瞞下。

如林延潮這一次向張居正請說便宜行事,然後在宮闕前故意矯旨,假傳聖意說赦免士子的罪責。

聽聞此事的言官,都不會追究。

倒不是林延潮矯旨合情合法,因為張居正掌攝政之權,總攬國事,這一次處理士子叩闕之事,也可以臨機專斷的。但他畢竟沒有授予林延潮矯旨的權力,這是皇帝才有的權利,譬如皇帝授予欽差大臣便宜行事,急事可不請聖命。

不過因一切事情緊急,大家也不會當真,畢竟確實張居正,林延潮臨危受命,確實可以便宜行事。更重要的是,御使就此事彈劾林延潮,那不就是彈劾張居正嗎?

哪個言官敢彈劾張居正?你不要命了?京察考核大權可是牢牢抓在張居正手中呢。

所以大家都會心照不宣地,不將此事奏報給皇帝。真要找林延潮麻煩,彈劾他私立學說,都比彈劾此事更好。

所以林延潮向天子陳情說自己矯詔時。小皇帝先是震怒,但轉念一想,不對,矯詔是何等大罪,怎麼沒一個官員向自己彙報此事。那麼唯一的答案就是官員們預設了此事。

朕雖是年少,但爾等大臣別以此忽悠朕,覺得朕很蠢嗎?

小皇帝目光掃過殿上,眾大臣都是很是心虛的垂下頭。

好嘛,果真其中有文章。小皇帝心道。

這時張居正出班,之前他一直不說話,但這一刻卻不得不出面。

林延潮看了張居正一眼,眉心一動。

“當初林中允向臣請求開城勸說士子時,曾請便宜行事,臣當時答允他了。”張居正向皇帝奏道。

原來如此。

小皇帝冷哼一聲,果真背後有真相,幸虧朕留個心眼,否則就要錯怪林卿家了。

張居正剛說完,曾省吾出班奏道:“陛下,元輔雖給林中允便宜之權,卻沒允他可以矯旨,林中允在宮外假傳聖命,全是自作主張,臣懇請陛下明鑑!”

身為張黨大將,曾省吾自是第一個要為張居正開脫。

曾省吾說得也有道理,便宜行事有很多種,雖也沒說什麼樣行事算過線。因此矯旨可以算有錯,也可以算從權,一切看大家自由心證。

不對,曾省吾猛然一醒,眼下朝堂研究的不是林延潮是否有罪的問題,而是是否捉拿帶頭鬧事士子的問題。

林延潮本來完全不將此事捅到朝堂上的,那時他不僅無罪,憑他這一次勸退士子叩闕之功,不僅天子賞賜,也可獲得張居正之賞識,那可是大功。

但他故意捅到天子面前,就是破壞了官員間的默契,損了張居正的顏面,還遭天子降罪,這是什麼用意?

那就是他與周子義一般,寧可自己頂罪,也要朝廷赦免士子們!

此人從當初向張居正請便宜行事之權時,早就想到了這一步。他從一開始就沒有指望張居正等朝堂大臣,能夠說話算話,事後真的不追究此事。

而是希望天子顧忌自己的名聲,只好打落了牙齒往肚子裡吞,赦免了這些士子。

天子金口一開,即君無戲言。

大臣可以說話不說話,但天子不行,又何況這位少年天子,極度要面子,一心要作堯舜,你要他自食其言,無信於天下,如何肯?

所以林延潮就是算定了這一點,不惜自己待罪,也要保下士子們。

此刻小皇帝也不由躊躇起來,話已經是說出去了,此刻再責怪林延潮也是沒有用了。堂堂皇帝,怎麼能自食其言啊。

於是小皇帝也是無策了,向張居正問道:“張先生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一塊封地,逆襲全靠苟

一品大金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