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仍在明朝大行其道的緣故了。
原來這個時代活字印刷,主要用於私人刻書,儘管刻出來字跡清楚,點劃明確,但成本太高了。
而民間如赫赫有名的建陽幾個書坊,很多還是採用雕版印刷。
要知明末可是通俗小說興起的時代,如大家今天看到的某梅,某團之類的小說,都是用雕版印刷一個字一個字刻出來的。
這是為什麼?因為通俗小說的讀書群,都是市井之流,面向大眾讀者,所以以盈利為目的,因此要得是便宜實惠,這才採用雕版印刷。當然雕版印刷一向被士大夫階層詬病為‘版紙惡濫’,而且錯字又多,所以只能面向普羅大眾。
不過在嘉靖隆萬年間,雕版印刷也進行了革新。
在嘉靖年間首先是發明了匠體字,所謂匠體字也就是今日宋體字。
宋體字的特點,就是橫輕豎重,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匠人雕刻。在宋體字出來前,雕字工一天只能刻兩百多字,但之後效率大大提升。
宋體字除了易於雕刻,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好學,容易上手。過去刻匠都要能寫一手好書法,才能雕版,如此刻出的字才美觀啊!否則歪歪扭扭的成什麼樣子。
但宋體字不同,以方筆刻書,就算不識字的人,叫你臨摹總會吧。
當時宋體字一出,有人諷刺這宋體字既非顏體,也非歐體,這叫什麼字?這匠人刻得宋體字,幾乎千篇一律,彷彿同出於一人之手。
對於保守計程車大夫而言,純粹為了印刷而生橫輕豎重,起承轉合不帶弧度的宋體字,自然是看不慣的,這無疑破壞了書法的美感,被視為惡劣,呆板,甚至是已不成字。
聽孫得功說得這裡,林延潮卻露出一抹譏諷的神色。
歷史會證明宋體字活得比誰都好的。
這些士大夫反對的原因,在於‘墨守陳規’,‘求道不求利’,林延潮不主張這些,事功就是追求功效二字。
除了宋體字,為了逐利,民間的刻坊,對雕版印刷還進行了流水化作業。從過去雕刻一人包辦,到刊字匠,刷印匠這等分工流水作業雕字工,如此效率更是提升。而最受詬病的‘版紙惡濫’也略有改善。
孫有功拿出剛印好的書本,林延潮看了下印刷效果,還好在自己的容忍範圍之內。
如此《學功堂雜論》一刊刻書之價五兩,加上墨水,紙張、修補,印刷之費合計六兩。價格只及銅活字十分之一,若是換了靠近木材產地,技術熟練的建陽書坊還能進一步壓縮成本。
即便如此《學功堂雜論》成本價已是降至二分銀子一份。
“你說五千字要每份兩分銀子?”林延潮再確認地問了一句。
“是。”孫有功以為林延潮要壓價,苦著臉低聲道。
匠人裡甲罵道:“孫老頭,你好不是東西,狀元公給你刊書,那是你祖宗積德的事情,居然還這等貪心,信不信我讓你一家送去遼東服苦役。”
孫有功連忙道:“狀元公,小人錯了,小人力氣不值錢拋去不要好了,只求狀元公給我們一些吃得喝得就行,如此一分八厘或者六厘都行。”
孫有功心疼地言道,下面的匠人夥計則是垂下頭了,一分六厘八厘別說孫有功,他們都吃不飽。
匠人裡甲算了下,這已是極限了,立即替孫有功決定道:“那行,就一分五厘。”
林延潮給陳濟川使了眼色,陳濟川會意對匠人裡甲道:“總甲,我還有其他事請教。”
匠人總甲被支開後。
林延潮看向身後的弟子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林延潮計較半天,但二分銀子一份的這個結果,絲毫沒有令眾弟子喜出望外。在徐火勃眾弟子心底想來,原先咳出《學功堂雜論》是該何等高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