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百四十七章 得隴望蜀,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聲遙堂最多,說是要一百二十份,文繪堂,五柳居則是五十份和三十份。”

林延潮向賀子明問道:“以你之見,要以多少價錢給他們呢?”

賀子明道:“若有書肆代售,也省去我們僱傭刊童辛苦,而且聲遙堂乃京城有名的大書肆,渠道很廣。我看聲遙堂可給兩分八厘,文繪堂,五柳居可給三分。”

林延潮點點頭道:“善。”

賀子明道:“先生,如按眼前而論,我們之前定得每刊八百份也是太少,以我看一千兩百份,至一千五百份也是使得的。我之前問過孫匠人,以他製得雕版,一次印作兩千份都不會浸紙走字,再多也不是不行,只是雕版時需用好板。”

徐火勃道:“既是雕版印刷,那麼一套板印得次數越多,那麼成本就降得越低,八百份淨得利三十五兩,一千兩百份?一千五百份又是多少?”

“我看不過多久,大家都可以當富家翁了。”賀子明笑著道。

幾名弟子都是齊笑,室內充滿歡快的氣氛。

林延潮笑著道:“不用,就定以一千份。”

頓了頓林延潮又道:“你們並告訴眾弟子們,若有人文稿得事功刊錄之,以百字計酬,下一刊起,每名責編也可得薪資。”

聽林延潮這麼說,眾人都是大喜。

事功刊大賣之後,即成為學功堂一份新營生。這也是事功學,時時貫之學以致用的話。

從此以後,學功堂分作了兩處。

從學功堂開闢出了一院落。這院落是學功堂這間大宅子的外進,但卻給‘事功刊’一眾編輯徵作了辦公所在。

外進裡的兩間門市,以及三間廂房,都被徵用。

兩間門市一間用以售刊,一間用以接待書商。

至於三間廂房,一間為徐火勃,陶望齡二人的主編室,一間則為眾編輯的編輯室,作為編輯排版校對之用,另一間則是財會室,由賀子明與兩名弟子兼差。

刊房一啟用,學功堂的正門被徵作了‘事功刊房’正門,而要往學功堂去的弟子們,改走另一側的單門,至於原先的正門則只為事功刊房出入之用。

至於外進通往學功堂的大門仍在。

事功刊一眾編輯白日上課是弟子,放了堂則從事編輯之事。

事功刊房裡所有差事都由學功堂的弟子兼事,不從外面聘人,眼下事功刊房已是井井有條,已是初步上了軌道了。

但事功刊是一個開始,林延潮用事功刊來檢驗是否有在萬曆朝出報紙的可能。

眼下見來事功刊的成功,意味著報紙的實行也變為可能。

當然這個時代,明朝已是允許民間設立報房。不過這報紙與今日的報紙性質不同。

報紙之意,本就是朝廷邸報。當時的報紙,多是對邸報中重要之事進行摘抄,很少有自己的創作。

如吏部急選一批官員,民間報房就會將這批官員姓名,履歷,新任官職寫明立即刊發,如此讓想攀交情,攀關係的人快一人一步。

還有就是科第之事,讀書人中舉人了,中進士了,民間報房就會立即登載士子情況等等。這樣的報紙不定時不定期,唯有大事發生時才突然出了一期,官員士子們也沒有一直訂閱的習慣。

而林延潮定的報紙,自然是與今天接軌,採新聞大小之事,記錄報上,並且做到兩日一版,甚至一日一版的程度。

但下面的問題也就來了。

既是報紙,比事功刊更注重時效性,也就要求更快的速度印刷出版。那麼意味著一個字一個字燒錄的雕版印刷,已是不適應報紙這樣的新事物了。

以明朝而論,民間報房仍是採用手抄或者是雕版印刷,唯有到了崇禎十一年時,才出現了第一份木活字印刷的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