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來敲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大明文魁,幸福來敲門,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林延潮點點頭道:“那是書香門第了。”
“大宗伯謬讚了,學生於十二年前讀大宗伯的漕弊論後,又因家鄉有運河經過,故而一心想著如何能夠有辦法為朝廷社稷革除這漕運之弊。學生經這十多餘年研究,覺得要治河漕之弊,朝廷必先舉海漕然後革之。學生自以為此乃不世出的妙法,想這一次會試策問向朝廷獻計。眼下聽聞朝廷已決心試行海漕之事,才明白此事早已提上。學生方才見識短淺,不知大宗伯運籌帷幄,實在是慚愧至極。”
林延潮聽聞畢自嚴居然打算在會試策問裡將海漕之事作為獻策寫進卷子裡,不由啞然失笑。
孫承宗,陶望齡聞此也是搖了搖頭,但對畢自嚴反而更有幾分欣賞之色。
翁正春則搖頭道:“景會,你真是好大膽子,萬一會試的房考官,副主考,主考官有一人是反對海漕的,你這一番話寫進入去,哪怕是文章再好,也是取不中啊!白白浪費了三年的光陰。”
史繼偕也是道:“景會,科舉之事豈容玩笑?”
畢自嚴聞言面色漲紅,最後只道了一句,餘實在沒有想那麼多。
孫承宗出聲笑著道:“是啊,就算現在海漕試行後,朝堂上的反對之聲以後還是不小,景會這一番話也不可大膽地寫進策問之中了,我等做文章與做官是一個意思,那就是小心駛得萬年船!”
陶望齡也是道:“以畢兄之才,只要策問答得好,這一次會試大有成算,實不必因此冒風險。”
畢自嚴聞言當即道:“多謝兩位大人提點,學生受教了。”
見孫承宗,陶望齡都是一番關切和迴護之意,翁正春,史繼偕都是對畢自嚴大為羨慕。
林延潮突道:“我想起了論語之中,聖人與顏子,子路言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則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問聖人,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林延潮說到這裡,看向翁正春三人問道:“你們等現在待仕,我也想各聞爾志。”
林延潮問到這裡。
翁正春想了想當即道:“餘屢試不第,早已被科場打磨去了意氣,現在沒有什麼壯志,只知道走一步算一步,若是這一科高中,能夠就此光宗耀祖,此生足矣。”
外人聽起來翁正春這話有些沒有出息,但是堂而皇之的話誰不會說。此言勝在坦白,對於科舉上好幾次都落榜的人而言,誰會想當官以後施展什麼抱負,只求及第足矣。
下面輪到史繼偕。史繼偕心想,林延潮這是聞志而觀人了,那往大了說,不免虛浮,往小了說,令人覺得沒有志氣。反正他已是出身鰲峰書院的講師,將來肯定是林延潮一系的,不怕沒有機會。
史繼偕用最穩妥的方式答道:“學生也與兆震兄相同,只求科場捷報傳鄉里,若有幸及第,再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報效朝廷。”
林延潮聞言點點頭,然後看向畢自嚴。
畢自嚴則道:“不論為官不為官,青史留一頁就好!”
聽畢自嚴之言,眾人都是大笑。
林延潮點了點頭道:“十二年前我寫漕弊論時,也是未仕之時,不過紙上之言,筆上論志而已,說來慚愧,當時雖說心中有意氣,但也有賣弄文筆,想要名動京師的心思。要是沒有這篇漕弊論,京師又有幾個人識得我林延潮。”
眾人見林延潮說得如此坦白,不由一愕。這一番話大出他們的意料。
林延潮笑了笑道:“諸位不要奇怪,我想說的也很簡單。當初放下話,不論是不是自心底出的,但能說到做到,對得起那些相信你的人。恐怕這也就是聖人所言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道理了。”
眾人聞言無不對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