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於終焉之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時光如白駒過隙,人在秦時,未來可期,閃耀於終焉之光,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22章 時光如白駒過隙
一個人的力量有多大?嬴澤不知道。
他只知道自己腦子一抽,花了十餘年的時間,掌控了軍權,安定了邊疆,改革了軍制,打趴了六國。
五十萬聯軍,畢其功於一役,趙魏楚三國再無力抗秦,齊韓燕選擇擺爛,之前對於秦國諸將吸引最大的滅國之功,如今也不過爾爾。
至於原因……當你打贏一個表面強大,實則虛弱不堪的人時,你或許會覺得有些勝之不武,但至少表面上,你打贏了一個強大的人。
但,當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人很虛,已經被別人徹底打殘,甚至病入膏肓之時,伱再對他動手,即便打贏了,又能說明什麼呢?
所有人都知道原因,所有人都事先知道了結果,包括你自己,這種情況,你會對完成這件事有多大的期待?
現在,滅國之功,就是這樣一種,讓秦國的將軍潛意識裡就有點看不上的東西了。
誰不知道唯一有力量和秦國打一場的趙魏楚已經被嬴澤一戰徹底廢了?剩下的燕國,韓國,以及躺平擺爛的齊國,說實話,以秦軍的戰力去打他們,完全就是欺負人,沒意思。
另外,秦國與六國簽訂的各項條約也逐漸產生影響,最直觀的便是,六國之間的摩擦,幾乎消失了。
而之前被秦國滅掉的趙魏楚五十萬人,另一個價值也逐漸顯現——平衡國力。
當這趙魏楚三國一下子失去這五十萬大軍後,剛開始大家可能還沒什麼感覺,但是有秦國徵兵條約的限制,這三國無法重新升級武裝軍備,時間一長,大家突然發現了一件神奇,卻又極為合理的情況。
那就是除了秦國之外的六國,戰力水平都差不多了,或者說,之前是燕韓兩國弱小,現在,大家都差不多了,倒不是燕韓兩國變強了,而是,趙魏楚三國變得和他們一樣弱了。
當然,對於這種變化,大家的看法各有不同,比如,在燕丹的眼中,別國變弱了,和自家變強了,是沒區別的。
而在趙魏楚三國的國君看來,這就是天大的恥辱了,他們怎麼就淪落到和燕韓兩國一個水平了?!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楚國帶頭反抗秦國的和平條約,私自徵兵,趙魏兩國觀望。
嗯,就是觀望,也沒有然後了。
因為楚國的徵兵告示剛剛發出,秦國便派出上將軍王翦,率領二十萬大軍,開赴楚國舊都,同時,嬴澤發出疑問。
楚國是想與秦國開戰嗎?
若不是,為何徵兵?若是,望楚王慎重考慮。
勿忘,亂開戰端者,天下共擊之!
三句話,引得其餘五國接連響應,尤其是韓國,畢竟距離楚國最近,外加,他不趕緊表態,秦國在上黨的十萬大軍就要往他這邊來了。
甚至,之前與楚國商量好的趙魏兩國也選擇了背刺,與韓國一起,質問楚國為何私自徵兵。
最後,楚國的徵兵計劃失敗,不僅要向各國道歉,還賠付了秦國二十萬大軍開拔之資,並且,為確保楚國安危,秦國開赴郢都的二十萬大軍就不動了,就地屯兵。
表面上是威懾楚國,但實際上是水稻種子培育已經完成,嬴澤正好要找個水土合適的地方種水稻,而秦國天乾物燥的,不合適,原本是打算種在蜀地的,但是又考慮到運輸問題,在通往蜀地的官道修建完成之前,還是不適合在蜀地大量種植,所以現在先在楚地把基礎秧苗培育完成,然後準備過兩年於蜀地大面積種植。
另外,種在楚地的水稻也是一個引子,嬴澤很期待這種產量的水稻將會引來多少“心懷不軌之人”,而以那二十萬大軍的保密性,這個訊息至少也得過個三四年才傳的出去,那個時候……也差不多了。
最後就是學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