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8頁,雙璧,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窗內沉默良久,父親說:「行了,她辛苦了一輩子,到老難得任性一次,就由著她吧。」
「我就是氣不過,人家鎮國公夫人呼奴使婢,要什麼有什麼,用得著她心疼嗎?若她對咱們自己家多上心些,我的囡囡也不至於早死。現在還讓我養不知道哪來的野丫頭,哪有這種天理?」
「你少說兩句。你若是不喜歡那個女孩,少去看她就是,反正我們家也不缺一口糧,就當給行止積福吧。」
「呵,你可真會做善人,就我一人是惡婦?若阿孃只是想養個女孩解悶,我至於和一個小孩子過不去嗎?可是阿孃那架勢,哪是養孫女,我看分明是供小姐呢。若由著她把家產掏空,行止以後怎麼辦?」
父親和母親還爭執了什麼,後面的蘇行止就沒再聽了。他的童年似乎從這一天結束了,他的父母親人回來了,可並不是他想象中的其樂融融。妹妹不是他的親妹妹,母親不喜歡她,父親漠不關心,祖母是唯一在乎她的人。可是祖母老了,很多時候有心無力,那個女嬰本就弱小不堪,再這樣下去,她會不會死?
在蘇行止還不完全明白死亡的概念時,他就先懂得不想失去一個人的感受。從那一天起,蘇行止不再跑出去玩了,他總是待在女嬰身邊,怕她挨餓,怕她生病,怕她在他不在時死掉。
他將「妹妹」放在自己之前,總要先餵她喝奶,他才放心吃飯。他自己都是個孩子,卻磕磕絆絆幫她換衣服、扎頭發。
蘇行止時常注意到祖母盯著蘇雨霽的背影走神,目光諱莫如深,複雜難言。最開始,蘇行止以為是祖母對親孫女愧疚,直到兩年前,祖母彌留之際特意支開蘇雨霽,將他叫到床前,老淚縱橫地說出了蘇雨霽的身份。
原來,蘇雨霽是祖母從王娘子的夫家鎮國公府抱出來的。祖母沒有提內情,只是說深宅大院鬥爭激烈,手足相殘,她看不過去,將這個孩子抱了出來,放在自家養。
她曾對天發誓絕不向第三人透露此事,但她馬上就要死了,這件事不能沒人知道。祖母在人生最後的時光將秘密傳給蘇行止,並逼著蘇行止起誓,讓他保證決不透露給蘇雨霽。祖母親耳聽到蘇行止的誓言,才終於閉上眼睛,溘然長逝。
蘇行止終於知道了妹妹是誰,但一點都不覺得高興。之前他還能自己騙自己,當她是被家人拋棄的女嬰,留在蘇家比在她原來的家庭更好。但聽到祖母的話後,他每次見到蘇雨霽,內心都在愧疚和自卑中煎熬。
她一心偏袒他,凡事都看他好的一面,但蘇行止怎麼會不知道,科舉不過是仕途的起點,名次其實什麼都不能證明。
寒門官沒有親族幫襯,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如何和那些簪纓世族比?別的不說,僅生活條件就遠遠比不上。
她是銀河偶然墜落的星,是不屬於他的驚鴻照影。如果她回到本來的家庭,衣食住行可能是蘇行止需要奮鬥一輩子才能達到的水平。
她本該永遠不識貧寒疾苦,永遠不用擔心錢不夠花,她的夫婿也該是明華章、江陵、謝濟川那樣的世家子弟,從小在堆金積玉中長大,周身自然帶著股書卷氣和鬆弛感。不像他,生於貧寒,長於貧寒,終其一生也探不到明華章出生時的高度。
而明華章還要往上走,有家世加持和女皇賞識,恐怕蘇行止這輩子都望塵莫及。蘇行止怎麼敢說,他能給蘇雨霽更好的生活?
蘇行止望著蘇雨霽的眼睛,幾乎就要說出實情。但他想到祖母臨終前的交代,最終還是忍耐下來,對她笑笑:「好,以後我一定加倍對你好。」
·
遷都後,長安亂鬨鬨熱鬧了很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