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頁,雙璧,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鎮國公心裡嘆氣,二郎這個孩子就是責任心太強,他明明和明華裳一般大,卻總覺得自己是兄長,理應替妹妹遮風擋雨。明華裳越懶惰,他就越督促自己,結果成了兩個極端。明華裳過度膨脹的自信和心安理得的懶,不都是明華章鼓勵出來的嗎?
但二郎也是好心,鎮國公不好打擊孩子,便說道:「你說的是。在鎮國公府她想怎麼樣都可以,但去了婆家可怎麼辦?別看她成天笑嘻嘻的,似乎很沒心沒肺,其實她什麼都懂,只不過什麼都不說,凡事都在心裡擱著。日後她若找個知心夫婿便也罷了,就怕找個不會體諒人的,她非把自己憋出病來。」
明華章抬眸,看著鎮國公的側臉,靜靜說:「父親可以為她找個知根知底,凡事將她放在第一位,可以縱容她、陪伴她的男子。」
鎮國公嗤了聲,說:「我倒是想,但去哪兒找這種量身定做的郎君?我現在啊,就盼能找個家風清正的人家,不求榮華富貴,唯願家庭關係簡單,她嫁過去不需要應付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不需要成天為朝堂局勢擔驚受怕,哪怕郎君本人不上進也沒關係。」
明華章幾乎就要出口的話卡在喉間,霎間失去了說出來的勇氣。作為一個父親,希望自己的女婿安全穩定,家族簡單,不將妻子拖入危險和動盪中,有錯嗎?
自然沒有,這是一個再正當不過的要求,如果明華章有女兒,他也會這般選婿。無論鎮國公在他面前說這些話是有心還是無意,都足以說明,鎮國公從未考慮過他。
他若是執意將話挑明,當然也可以。可是,鎮國公養他一場,他就是這樣回報的嗎?
明華章靜默良久,最終說道:「父親說的是。」
風銷殘雪中,上元節到了。一大早,長安上空就籠罩著躁動的氣息,明華裳剛起來,丫鬟們便喜氣洋洋站成一排,齊聲道:「祝娘子上元安康,福延新日,慶壽無疆。」
明華裳笑著收下吉祥話,讓廚房煮了湯圓,只要是在她院裡伺候的,無論在屋內伺候的還是屋外掃地的,一人一碗,就當吃個應景。這個年頭甜嘴可是稀罕物,大家都高高興興的,丫鬟們圍在屋裡,一邊相互嘗對方的湯圓餡兒,一邊七嘴八舌給明華裳出主意該怎麼打扮。
這樣鬧騰著,不知不覺夜色降臨,天邊像打翻的染缸,從絢麗到陰靄,黛色一層層加深,最後化成濃鬱的黑。長安城中早早亮起燈火,朱雀大街更是繽紛輝煌,燎炬照地,聲聞數十里。
朝廷統一安置的宮燈五步一盞,順著紅綢一直通往承天門,商販們在其下掛出魚龍飛舞,仙音轉鷺,橘紅黃綠五彩交織,看得人眼花繚亂。路上行人俱拖家帶口,孩子們手裡提著各色花燈,熙熙攘攘擠在一起,遠遠望去如一條銀河橫亙黑暗,將長安一分為二。
點點燈火匯聚成河,最後都流往長安東北,大明宮前。朱雀門前豎起高高的燈棚,華麗的花燈爭奇鬥豔,一戶特意從周圍郡縣趕來長安的人家穿梭在花燈中,母親呼前喊後生怕有人掉隊,父親則抱著最寵愛的小女兒,一個個教孩子們認字:「這是太平公主的燈,這是魏王府的燈,這是鴻臚寺獻燈,這是京兆府……」
「阿父,京兆府是什麼?」
「京兆府就是管長安的地方。」
「長安都是國都了,還有人管呀?」
此刻,剛立了大功,在朝堂民間風頭正勁的京兆府少尹一點都不愉悅。他負手站在輝煌燦爛的燈架下,頭頂象徵年年有餘的鯉魚燈正腆著肚皮微笑,但他一身清冽,面容勝雪,眸光如冰碎玉,一點都沒被周圍的快樂感染。
今日成國公府和鎮國公府相約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