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2頁,雙璧,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結果在後山找到了女兒和婢女的屍體。官員大怒,發動人脈請朝廷徹查,當年鬧得非常大。
遺憾的是官府天羅地網找了半年,並未抓到兇手,為此京兆尹引咎辭職,後面的京兆尹也陸陸續續查過,但都沒有進展,隨著京兆府官員一茬一茬換,這樁案子也塵封在積案中,不了了之。
長安每時每刻都有新鮮事發生,漸漸的百姓也忘了有一個殺人挖骨的兇手尚未落網。今年女皇遷都,緊接著科舉遊街、雁塔題名、芙蓉球賽一樁接一樁,長安百姓哪還記得四年前的血案。
直到京郊又出現一具血肉模糊的女子,躺在人來人往的要道上,許多進京的百姓、商賈都看了個正著。
輿論霎間引爆,連環殺手又開始殺人的說法在京中愈演愈烈,一時長安人人自危,家裡有女兒、姐妹的人家都不敢讓女子單獨出門,街頭巷尾謠言四起,甚至扯到了鬼神之說。
女皇對這件事很重視,下令京兆府徹查,並命大理寺、刑部跟進監督。
四年前佈下天羅地網都沒有找出兇手,如今要頂著無數雙眼睛重啟查案。最新現場被進城隊伍破壞,四年前的證據、經手人都大多流失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一件燙手山芋,輕則被斥責,重則要丟官。前任京兆尹的下場歷歷在目,新京兆尹不肯沾手,便將這件事推給了剛上任的明華章。
明華章是京兆少尹,名義上是京兆尹的副手,在長安中風頭正高,長官以磨礪之名將這樁案子交給明華章,誰都沒法說什麼。
明老夫人聽到這事氣得半死,當即就要去找人脈疏通關係,將明華章從這件事中摘出來。
但明華章攔住明老夫人,說:「祖母,孫兒既然進了京兆府,就應該擔當起長安父母官的職責。便是京兆尹不說,我也要自請介入此案,京兆尹將此案全權交給我,這是對我的信任。」
明老夫人多麼生氣明華章已無暇理會了,他立馬投身於查案中,在城內外跑來跑去,勘查完最新現場後,又讓人調出四年前的卷宗,他親自帶著人往四年前的案發地奔去。
官場中人對這位明少尹都很同情,年輕英俊,出身公府,又高中進士科第二,正常來說這可是天之驕子,只要配上一點運氣,青雲直上不在話下。
偏偏他就差了這點運氣,被分配到京兆府,上任第三天就碰上了命案,眾人暗暗嘆息,知道這位長安新貴多半要就此折戟了。
東市街上,招財陪著明華裳逛街,一路上都在打抱不平:「娘子,京兆尹實在太過分了,這本就是四年前的舊案,理應由他們京兆府老人查,二郎君才剛入京兆府,四年前甚至都不在長安,關二郎什麼事呢?他們肯定是嫉妒郎君,才故意將此案推給二郎,真是不要臉!」
是啊,誰都能看出來京兆尹推新人頂鍋,但能怎麼辦呢?誰讓京兆尹是明華章的上官,誰讓這就是官場的規則,接不了招,就只能離開。
明華裳道:「相信二兄,他最開始選擇京兆府,就是想改革積弊,昭雪舊案,京兆尹確實居心不良,但對二兄來說,這是他心之所向。」
招財還是憤憤不平:「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嗎?我們可是鎮國公府,早年多風光呀,只不過這兩年才衰落了些,竟被這群人算計,真是虎落平陽被犬欺。」
明華裳對此很平淡,鎮國公曾是章懷太子的親信,女皇當政多久,鎮國公府就沉寂了多久,如今也就能用勛貴的牌子唬唬百姓了。
官場中人都知道,鎮國公府沒有權力支撐,早成了空架子。明華章是近年來唯一接觸到實權的明家人,是當之無愧鎮國公府起復的希望,被人盯上在所難免。
這一關遲早都要闖的,京兆府管大小案件,兇手抓到了就是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