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2頁,雙璧,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華章點頭,其實並沒有感覺到眼睛怎麼樣,此情此景,他哪來得及感受眼睛。李華章習慣性保持從容不迫、清冷平靜的君子儀態,明華裳見他這麼端正,也不好意思再掛在他身上。她默默收回手,去看到底是什麼書,能讓李華章捨不得放下。
榻邊放著一本冊子,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字。明華裳拿起來翻了一會,問:「這是什麼?」
「光祿寺上個月的帳冊。
」懷中的馨香倏地離去,李華章油然生出種失落之感,但又不好意思拉她回來,便心不在焉回道,「在其位,謀其政,如今我是光祿寺卿,自然該熟悉光祿寺的流水往來。」
光祿寺管吃的,上至朝廷祭祀大典所用食物、皇帝宴請文武百官外國使臣時的國宴,下至皇族各成員的日常飲食、時令瓜果、酒水調料,都歸光祿寺負責。這些事看著不起眼,但宮裡那麼多張嘴,每日光鹽和米就要消耗不少,這些都需要光祿寺統一採購、配製、烹飪,再一一送到各宮。光祿寺的帳冊,可絕不是一個小數目。
明華裳低頭看帳冊,李華章見她看得認真,起身點燃旁邊的燈臺。明華裳感受到驟然亮起的光線,心裡默默嘆息。
他雖然不說,但明華裳知道,先前他寧願熬得眼睛紅也不點燈,是怕吵醒她。其實他可以拿到外面看的,但他信守諾言,一直守在她身邊,寸步不離陪著她。
她的二兄還是這樣,看似清高孤傲,高不可攀,其實心細如髮,對人好時如春風化雨,無聲無息,做得多,卻從不聲張。
這樣性情的人很容易吃虧,皇帝、韋皇后不就仗著李華章是個正人君子,所以才肆無忌憚過河拆橋嗎?明華裳愈發心疼他,憤憤不平道:「讓你來看這些,真是暴殄天物。」
現在屋裡只有他們兩人,說話不怕被旁人聽到,明華裳這話雖有私人情感,但也不算誇大。李華章曾任京兆府少尹,偌大的長安都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條,往年積案錯案清理一空。這樣一個內政之才,現在卻給皇家做廚師長,怎麼不是暴殄天物?
李華章不置可否,他坐在榻邊,理順明華裳的頭髮,緩聲道:「只有小官,沒有小事。何況光祿寺卿乃是九卿之一,並非無關緊要之處。之前我在京兆府,眼裡只能看到大事,似乎只有命案、城防才值得關心。如今我到了光祿寺,才知道每日糧價是多少,長安趨之若鶩的賞雪宴,會讓城外果農損失多少收成。聖賢說君子遠庖廚,其實飲食才是最大的事,民以食為天,看糧食消耗,方知民生百態。」
明華裳輕輕哼了聲,用書冊敲了下他的肩:「雍王殿下愛民如子,深明大義,這麼看,反倒是我無理取鬧了?」
李華章笑著接住書,明華裳本來就沒用力,李華章輕輕一扯,就將她扯入懷內。明華裳見他竟然「恩將仇報」,伸手撓他的癢癢肉,李華章只能從她的手裡奪過書,擲在腳踏上,專心去捉她的手。
兩人笑鬧間,不知不覺倒到床榻上,李華章半撐在上方,看著身下她螓首蛾眉,色若春曉,雪膚紅唇,長髮披肩,忽然靜了下來。明華裳也感應到什麼,欲蓋彌彰地別過眼睛,脖頸悄悄地紅了。
李華章低頭吻了吻她的脖子,聲音不知不覺啞了:「要吃點東西嗎?」
明華裳支吾了一下,誠實道:「那還是要吃的。」
「走吧。」李華章穿過她的腰肢和腿彎,輕而易舉將她抱在懷中,「我讓她們端進來。」
·
四月十二,鎮國公府。
明雨霽撥動算盤,一樣樣核算帳冊上的數字。鎮國公府失勢後,什麼牛鬼蛇神都冒出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