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8頁,雙璧,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平長公主的話音中夾槍帶棒,看得出來對韋後母女有不少意見。相王像一個沒脾氣的和事佬,見狀圓場道:「母親還在裡面養病,不要吵了,有話去外面說吧。」
眾人沒有異議,次第朝外走去。太子李重俊出門時,主動讓安樂公主先走,安樂公主不屑地嗤了一聲,昂起頭顱,遠遠繞開李重俊,從另外一扇門出去了,彷彿李重俊身上有什麼髒東西一般,唯恐避之不及。
李重俊主動示好卻被這樣下臉,尤其還當著宗室和宮人的面,十分難堪。宮女們默默垂下頭,幾個郡王面色如常出門,彷彿沒看到剛才那一幕,皇帝和韋皇后在前方和安樂公主說笑,皇帝一口一個寶貝女兒,絲毫沒意識到他還有另一個兒子。
人群陸續從李重俊身邊走過,大家不約而同保持了沉默,體面地揭過李重俊的難堪。然而這種沉默卻讓李重俊更恥辱了,他維持著太子的矜貴,在無人看到的地方,卻狠狠攥緊了手指。
明華裳默不作聲走到人群邊緣,她趁人不注意,悄悄問李華章:「長輩來了,你怎麼不叫醒我?」
李華章握住她的手,淡淡道:「沒必要。」
什麼沒必要呢?沒必要見這些和他同族同姓的親人,還是說,他們不算親人。
明華裳沒有再問,李華章顯然也不想繼續這個話題。
曾經李華章看不慣女皇任人唯親,武家人橫行霸道、霍亂朝綱,他心心念念想著匡扶正義,恢復大唐,為此不惜付出一切。如今當政者變成李唐皇室,他才發現,他自己的親族並沒有比武家人強在哪裡。
甚至更惡毒,更愚蠢,更魚肉百姓。
皇帝、韋皇后帶領眾宗室走到側殿,問了些太上皇的病情,說了些無關痛癢的漂亮話,然後就擺駕回宮了。
他們甚至都沒有等到太上皇醒來。明華裳簡直懷疑他們是故意的,故意挑太上皇昏迷的時候來,這樣既演示了孝行,又不必真的照顧病人。
上陽宮很快恢復如常,照顧病人的日子枯燥又辛苦,明華裳漸漸找到了平衡,不會再把自己累到頭昏眼花。但她承擔的依然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時間,都是李華章守在病榻前。
這樣過了不知多久,一日黃昏,太上皇從睡夢中醒來,不期然嗅到一縷清香。她費力地掀起眼皮,看到床前插著一枝桂花。屏風後,一道輪廓模糊但不掩挺拔的側影正在算什麼,聽到聲響,他輕輕放下筆,起身朝內殿走來:「太上皇,您醒了。您身上有哪裡不舒服嗎?」
太上皇看著屏風後那道影子,他很自覺,知道她不想看到他們,所以從不會主動出現。但每次她從病痛中醒來,都能看到他,或者那個女子,守在不遠處。
這種感覺很微妙,太上皇無疑是憎惡這兩個叛徒的,但這麼長的時間,連太上皇自己都厭惡這副散發著異味的腐朽身軀,這兩個人卻始終安靜耐心為她餵藥、守夜、處理穢物,神情沒有流露出任何異樣。若是做戲,那他們的耐心未免太好了。
太上皇嘆了一聲,破天荒問道:「你在看什麼?」
李華章眼眸動了下,顯然很意外。但這陣情緒波動很快就平息了,他半垂著眼眸,不疾不徐地叉手回道:「回稟太上皇,是光祿寺上一季的帳冊,臣正在核算糧價和肉價。」
「光祿寺。」太上皇喃喃,語氣不置可否,「原來你從京兆府,被調到了光祿寺。」
李華章沉默,太上皇把持朝政那麼多年,是玩弄人心的行家,當然明白這個調動背後的含義,他無論抗辯什麼都沒有意義。果然,太上皇輕輕笑了聲,問道:「那你算出來什麼了?」
「武德年間,大唐初立,廢隋銖,立通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