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流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9頁,雙璧,九月流火,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謝濟川道:「那是因為武后篡唐,若不然,章懷太子定會成為一位賢君。」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李華章道,「歷史選擇了則天皇帝,她亦創造了歷史。我確實是高宗皇帝現存最名正言順的孫子,但如今的大統是則天皇帝,而不再是高宗。則天皇帝兒子尚在,如何輪得到孫子?」
身邊很多人都和李華章說過,他是最正統的皇室血脈,高宗皇帝的長子長孫,但李華章自己清楚,他早就和皇位無緣了。
章懷太子再賢德也只是太子,他生前沒能登上皇位,死去二十年後,皇位如何能輪到他的兒子?則天皇帝在位這麼多年,她死後,皇位該由她的太子繼承,而不是翻二十年前的老黃曆。
李顯是則天皇帝晚年親自承認的太子,相王也在宮中做了十來年皇儲,這兩人遠比空有名聲的章懷太子佔理。李顯駕崩,皇位該由李顯的兒子繼承,若李重茂被韋後害死,後面還有相王。除非李顯、相王的兒子全都死光了,才會輪到李華章。
這顯然不會是一件能自然發生的事情。大唐已經經歷了太多動亂了,從則天皇帝退位至今,短短兩年,已經發生了神龍政變、重俊政變、均州叛亂三場變故,兩個皇子、半數朝臣牽涉其中。如今民生動盪,邊患嚴重,官場人人自危,則天皇帝在位期間,竟成了大唐最穩定的時候。朝廷急需休養生息,而不是陷入無窮無盡的皇族內鬥中。以謝家之能,或許能輔助他鬥倒其他人,但是,有必要嗎?
夠了,李家復國,絕不是為了給這片江山帶來動亂。他更想用有限的餘生,陪伴真心相愛的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謝濟川覺得十分諷刺,他父親犧牲仕途保下來的少主無心爭位,那謝家這二十年,算什麼?謝濟川停頓良久,短促地笑了聲:「所以,你試都不想試,就放棄了?」
「本就不該是我的東西,談何放棄?」李華章說,「這些年,感謝你們護我長大,也感謝你們一直籌謀,沒有忘記章懷太子。但是,所謂復興大業,只是一場虛無縹緲的夢,該醒了。」
其實謝濟川如何不知道呢,謝慎此生做得最錯的一件事,就是錯誤估計了對手。他以為章懷太子的對手會是李顯、李旦兩位皇子,他有信心鬥倒這兩人,所以義無反顧救下東宮的幼主,萬萬沒有想到,他真正的對手是武后。武后登基後,所有事情都不一樣了,謝慎押上全副身家救李華章這一步棋,就顯得尤其臭。
然而事已至此,謝家能怎麼辦呢,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李華章在法統上遠不及相王有優勢,但爭一爭,未必不能改命。謝家願意迎難而上,李華章卻已經退出遊戲了。
謝濟川長長嘆了口氣,心裡竟然也沒有很意外。他看向李華章,目光中沒有臣對君的恭敬,也沒有這些年謝家耳提面命令他偽裝出來的親近,只有平靜到漠然的審視,審視他名義上最好的朋友。
李華章不覺得冒犯,平靜地任由謝濟川打量。謝濟川看了好一會,道:「我一直相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的本性就是自私,但你是一個例外。在認識你之前,我不相信有人這麼傻,會在皇位和道義之間選擇後者。」
李華章笑了笑,輕聲道:「大唐如今最需要的是太平和安穩,我身份不正,若執意爭位,只會將朝堂扯入無盡的內鬥中。這不是我所願,如果天下太平總要有人退步,那就我來吧。」
「但你怎麼知道,你主動退出,其他人會領情?」謝濟川說,「若你沒有掌握高位,你做的這些事只是一廂情願。萬一下一任當權者荒唐而猜忌,你連自身都保全不了,談何天下太平?」
李華章正要說話,這時候他感覺到什麼,沒有躲開。一個雪團擦著他的衣擺而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