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雨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4頁,魏晉乾飯人,鬱雨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郎中便將公文遞到明預那裡。

明預看過後,略一思索便道:「按公文起草詔書吧。」

「陛下那裡還壓了許多冊……」

明預道:「誥封與封賞一樣,需要一步一步來,不必憂慮,先把這四封詔書起好,陛下又沒說公文有問題。」

郎中這才應下,退下去起草詔書。

詔書送回門下省審核,門下省見內容沒變,當即透過詔書,發到禮部,然後等剩下的詔書送來。

但一等不到,第二天也沒等到,禮部那邊也來人問,「怎麼只批了四份詔書?」

他們努力了半個月才根據官員們的爵位和職位定好誥封,加班加到眼黑,結果就透過四份?

門下省也太過份了吧,他們哪裡做的不好,你們倒是點出來啊。

門下省也委屈,道:「公文我們已經審核過遞上,但中書省只送來四份詔書,我們自是送來多少就審核多少,你們有意見去找明中書。」

禮部的小官自然不敢直接去找明預,於是他跑去找禮部尚書趙程。

趙程只略一思索便道:「既然只批下四份詔書,那就先頒布這四份吧。」

範穎父母已逝,且是為守護西平縣英勇就義,可算英烈,加上範穎的功勳,追封的誥命官爵都不低。

詔書被登在邸報上,同時有報紙記述報導範穎及其父母的事跡。

然後是陳四孃的事跡,一天一個人,普通百姓看大段大段的朝廷訊息總是疲憊,但看這些故事卻很有興趣。

說書先生們也更喜歡說故事,終於不用絞盡腦汁的解讀報紙上的公文了,多來點這種故事,他們喜歡說。

故事飛速的傳播開,西平縣也很快看到京城流傳過來的報紙,這邊的書局還刊印了兩遍,這才夠附近幾個縣城的消化。

邸報上的四個人他們都知道,且都出自他們汝南郡,很快,另外兩個人的故事也被刊登在報紙上,並傳播到地方。

範穎、孫令慧和趙雲欣也就算了,陳四孃家裡卻炸開了鍋。

一直沉默的宋家終於忍不住,去西平縣衙表示抗議和反對,還跑去陳家,「四娘是我們宋家的兒媳,就算恩蔭,也應當恩蔭夫家,沒有出嫁女恩蔭孃家的道理。」

從前,陳家是不敢跟宋家對抗的,所以當年知道宋家想要陳四娘殉葬,雖不滿,但因為沒成功,他們也就沒追究。

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也不願意失去陳四娘這個女兒,甚至觀念也改了。

以前,他們總覺得陳四娘跟著趙含章東南西北的亂跑不好,一再勸說她回歸宋家守貞,不然改嫁也可以,不應該拋頭露面。

而陳四娘封爵的訊息傳來後,他們就不再提這個話,甚至有意疏遠宋家,想要獨佔這個女兒帶來的好處。

等到京城的報紙傳到這裡,在邸報上看到陳家父母的誥封,他們更不願意放棄陳四娘這個女兒了。

於是第一次,他們在明面上和宋家撕破了臉皮,「我們家四娘早離開你們宋家了,當年你們宋家多歹毒,我那短命的女婿一死,你們就要四娘殉葬,幸得陛下相救,不然我們四孃的墳頭早長草了。」

宋老爺大怒,「你們休要汙衊人,我們宋家豈會做如此喪人倫的事,根本就沒有殉葬的事,這麼多年來四娘都沒改嫁,可見還想著我兒子,只要她一日不改嫁,她就一日還是我宋家媳,誥封也該當屬於我們宋家。」

朝廷送詔書的速度沒這麼快,所以在詔書到達前,兩家為了陳四娘到底歸屬於誰家打破了頭。

連西平縣縣令都判不出來,只能向上求助上司。

事情鬧得太大,不僅西平縣,整個汝南郡的百姓都知道了,大家也都好奇,一邊吃瓜一邊站隊。

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