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雨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1頁,魏晉乾飯人,鬱雨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導對同是漢人的南人都如此,我們為何要去勉強語言文字都不一樣的少數族群與我們完全一樣呢?」趙含章道:「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這才是治理他們的大道。」

汲淵和明預對視一眼,知道要怎麼對待匈奴、羯族等少數民族了,倆人起身,齊聲應下。

第1165章 不拘身份

劉乂投降之後就遵旨帶著剩下的族人回了幷州,為免匈奴士兵聚集在一處生亂,趙含章只放歸一些老兵和傷兵,其餘士兵都分散開來,選定匈奴將領帶他們去幷州屯田,修築官道和挖建水渠。

匈奴人佔領河西走廊後都是驅使漢人種地,自己圈地放牧,會種地的人寥寥無幾。

大概知道他們不擅長這些,趙含章遣送他們回幷州時重新給他們劃了幾片區域,都是一半耕地,一半牧場。

她給家家戶戶分了田地和草地,容許他們放牧和種植,甚至從司農寺裡派了不少人前去指點他們種地。

而被她分散的匈奴兵要麼在幷州境內剿匪,要麼在那些新建的小部落邊修建官道和水渠,以及屯田。

她同樣派了司農寺的吏員前去指點他們種地。

一個指令一個步驟,種地要想種得出色很難,但種得一般還是很容易的,按照時令來,該耕地時耕地,該播種時播種,該上肥時上肥,她就不信他們種不出糧食來。

種出來的糧食是屬於軍隊的,修築的溝渠大部分是附近的匈奴新部落使用,官道也都在匈奴部落之間,因此匈奴士兵們心中的怨氣在一日復一日的勞動中消散。

而且,趙含章還從趙家軍中選派了不少參將校尉過去教他們認漢字,這些參將先生們說了,「大將軍對爾等一視同仁,石將軍乃羯族人,羯族人都可在朝為官,爾等自然也可以。」

「只是你們不識漢字,還有的,連漢話都不會說,就算是有本事,大將軍不知,也用不上爾等。」參將道:「所以你們要好好的與我學,學會漢話,再學會常用的漢字,將來有機會便可大展身手,就算不能像石將軍一樣做一州刺史,在軍中當個軍官也是不錯的。」

匈奴士兵們頓時精神一振,都興奮起來,學了一段時間之後,有人膽子大起來,就問參將:「我家中實在是種不好地,我可不可以只要草地,不要耕地?」

參將自不能做主,只能上報。

同時,劉乂作為匈奴的新首領,也肩負著振興匈奴的重擔,他兩次向洛陽寫信,終於被允許進京。

於是劉乂就進京見趙含章了。

今年的糧食已經都收穫了,他統計了一下,即便有漢人老師指點,依舊有相當一部份的人怎麼也學不會種地。

趙含章認為很簡單的按時令操作,他們也的確那麼操作了,但種出來的糧食別說養活自己了,田租賦稅都交不齊。

幸虧今年趙含章沒有收足額的田租稅收,不然有的人家是真的需要借錢交稅了。

劉乂來找趙含章,希望她能容許這部分人將耕地換成草場,以放牧為生。

趙含章和朝臣們商量了一下便答應了,收回他們的耕地,給他們分配更多的草場,讓他們放牧為生。

但會耕地的,還是要以耕地為生,因此匈奴各部落再次被分,種地的會在耕地附近定居下來,而放牧的,他們會像先祖一樣逐水草而居。

趙含章的寬和讓劉乂回憶起了他們曾經的友誼,為了拉近匈奴和趙含章的關係,他決定留在洛陽。

邸報上的公告他也看到了,知道趙含章現在緊缺會治水的人,而黃河也經過幷州,於是劉乂便自薦。

趙含章和他談過後發現,他是真的會治水啊。

不僅會治水,作為擁有氐族血脈的匈奴人,劉乂在農事上也很有天賦和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路人O後,和反派HE了

奶兔泡泡

駙馬要上天

絕歌

奪嫡不如養妹

牧荑黃黃

幸運合夥人

荷風吹

不重樣美食店

肥鵝撲火

穿成狗血文的早逝白月光

濯雪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