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完美的計劃,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的權貴眼中,日本那就是化外之地。
誰會特意去研究化外之地的歷史、民俗、人性?
答桉唯有一個,明國要對日本動手了!
這不是日本杞人憂天,這種事在一百多年前元朝就幹過,還不止一次。
日本人很清楚,他們距離華夏,並沒有想象中遙遠。
如果大明借道朝鮮,陸路距離日本只有一個海峽的距離。
如果大明的水師從寧波等港口出發,到平戶港也就是最多三天的時間。
而“元寇來襲”這種滅國之戰的陰影,也一直籠罩在日本人的頭上。
所以,思考完畢的古劍妙快,在無形中已經增添了不少心理壓力。
看著滿屋用竹竿夾著的對聯、詩詞,李景隆好奇問道。
“法師所寫,是日本的文學,還是在大明時學習的?”
“乃是五山漢學。”
古劍妙快給李景隆解釋了一番,李景隆方才明白過來。
日本的文化,自從平安時代以公卿為中心的儒學式微以後,代之而起的就是以五山禪僧為中心的禪林儒學。
所謂“五山”,便是日本模彷南宋官寺制度建立的禪宗寺院體制,包括鎌倉五山、京都五山以及京都南禪寺,共十一座禪寺,合成“五山十剎。”
嗯,十剎有十一座,很合理吧?
因佛教經典都是以漢文書寫,所以漢學乃成為僧侶的必修課程。然而這一時期的漢學,乃是以探討性理之學的宋學為主。禪林的日用文書多用漢字駢文體,這種駢儷體的四六文,經常要引經據典,除引用禪宗語錄外,還引用大量儒典、諸子百家乃至中國文學作品。
要應付五山的日常生活,禪僧不僅要學會寫四六駢文,還要熟記許多華夏經典。
因此,五山漢學空前興隆。當時五山禪林頗與中國相似,尤崇尚華風生活,其所撰的詩文也有與元明文人並駕齊驅者。
李景隆看著這位他情報中幕府將軍的智囊,爽朗地笑了。
“我這裡還有幾幅前人真跡,回頭便讓僕人送到法師的禪寺裡。”
古劍妙快猶豫剎那,說道:“那便謝謝大將軍閣下的好意了。”
廢話聊得差不多了,雙方終於進入正題。
“不知大將軍閣下奉大明大皇帝旨意出使日本,是為了何事?”古劍妙快透過鳥鳥升起的茶煙,盯著李景隆的神情。
李景隆不動聲色,只說道:“乃是為了宣諭日本國王,大明新皇登基之事。”
古劍妙快微微頷首,復又問道:“那不知大將軍閣下可否私下透露一下,關於勘合貿易,新的大明大皇帝,可有意向?”
聞言,李景隆蹙緊了眉頭,面容嚴肅、氣場攝人。
“這是法師問的?”
“還是足利將軍問的?”
“亦或是後小松國王問的?!”
古劍妙快嚇了一跳,連忙道歉道:“大將軍閣下不要誤會,是在下好奇問的。”
隨後,便再也不敢提這個話題。
見嚇唬住了對方,李景隆的揪起來的心,也慢慢地放了下去。
嚇死個人。
朱棣壓根就不打算跟日本談什麼勘合貿易,即便是談,那也是要日本割地才能談的。
若是李景隆現在拿著這個條件去談,怕是能直接氣的幕府將軍拔刀。
而作為大明的正使,朱棣的底線和條件只有李景隆知道,因此李景隆是萬萬不敢松這個口風的。
除了這點小風波,兩人又交談了半個時辰,品嚐了在中國早就被淘汰的抹茶法,隨後李景隆被古劍妙快恭送出去。
寂和茶室外的馬車上,曹阿福已經等候多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