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農業國和工業國的生產力有什麼區別,我要讓你們先理解,什麼是農業國的生產力。”
“農業國的生產力,不就是剛才您說的那些嗎?”鄭和越聽越迷惑。
“不不不,這只是表象”姜星火看著鄭和,輕聲道,“莫要著相了。”
“那農業國生產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卓敬忍不住問道。
朱高煦亦是語氣急迫道:“對啊,姜先生,如果說糧食生產這些都是表象,那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姜星火沉默半響,終於開始解釋:“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我且問你們一個問題。”
眾人均露出了洗耳恭聽的神態。
姜星火道:“糧食,是怎麼生產出來的?”
卓敬毫不猶疑地回答道:“對於糧食的生產,描述的再貼切不過的,便是‘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而收穫的糧食,除了繳納賦稅、留下過冬,便是作為明年的種子糧,繼續進行生產。”
姜星火微微頷首,隨後道。
“也就是說,農業國的生產過程,或者說糧食生產過程,其實是一個週而復始的過程,對不對?農民們將過去的生產成果‘種子糧’,投入到新的生產過程‘播種’,而後生產出新的生產成果‘第二年的種子糧’,再一次投入到下一次的生產過程以此類推,迴圈往復無窮盡也。”
聞言,卓敬若有所悟地捻著自己的鬍鬚。
鄭和與朱高煦,此時見了卓敬的樣子,也是下意識地跟著思考了起來。
姜星火說的話,似乎跟卓敬並沒有區別。
但他們卻總覺得,有非常重要的東西隱藏在其中。
朱高煦忽然恍然大悟道:“噢!原來是這樣!俺明白了!”
卓敬皺眉道:“你明白啥了?”
朱高煦嘿嘿一笑:“俺不告訴你。”
“是‘迴圈’。”
此時鄭和開口說道。
卓敬聞言,又一次陷入了思索,他的口中喃喃自語:“迴圈.迴圈”
卓敬剛剛腦海中靈光一閃,姜星火便繼續說道。
“而除了迴圈,農業國的生產過程,還有一部分,叫做剩餘。”
卓敬聽到這句話,彷彿摸到了什麼一樣,腦海中即將迸發的靈感,剎那間噴薄而出。
“剩餘就是扣除賦稅後,留作過冬的糧食!”
姜星火點點頭,糾正道:“準確地說,剩餘,就是每一期生產過程,超出成本並且用來維持社會成員當期消費的部分.在農業國的生產過程中,成本是賦稅與種子糧,而用來維持消費或者說吃飽的剩餘部分,就是過冬糧。”
“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
“農業國生產力的本質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迴圈,第二個部分是剩餘。”
說罷,姜星火把這個結論,用樹枝費力地寫在了硬邦邦的地面上。
“而我們既然知道了農業國的生產過程,根據這個生產過程,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其實農業國的一切其他生產活動,都是農產品剩餘所帶來的?”
卓敬陷入了長考。
半晌後,卓敬方才回過神來說道:“老夫覺得這種說法,倒是頗有道理。”
卓敬說出了他的理解:“農業國的剩餘產品是農產品,一般剩餘產品都是小麥水稻等穀物,而這些穀物都是有存放期限的,如果剩餘的時間太久就會無法食用.從好的方面說,剩餘農產品如果沒有被現在的人口和未來增長的人口所食用,那麼就會養活製造農具、紡織品、陶器等手工業者。”
鄭和若有所思:“更進一步,剩餘農產品還能催生字畫瓷器、亭臺樓閣的產生?”
“害,不就是吃飽的人多了,就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