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二十章 良知,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輯關係上,理學的道德準則,是天理施加給人性的,具有高高在上的性質,而“致良知”則是人對內心的自我反省,是不被外力施加的,相當於你自己心甘情願想去做而不是被人摁著頭去做;其二是在實踐關係上,“致良知”本身就是方法論,與“知行合一”結合在一起,主張求真務實,主張實踐出真知,是有一整套配套方法的,而且在踐行過程中簡單易行,比過去理學玄妙的心證修養方法要易於推廣實踐的多。

任何學說或方法都是如此,越容易讓人理解,越有標準步驟,就越容易被大眾所接受。……

第2\/5頁任何學說或方法都是如此,越容易讓人理解,越有標準步驟,就越容易被大眾所接受。

所以心學在明代中葉一經推出,馬上就成為了顯學,嘉隆萬時期相當數量的內閣成員,都是心學的信仰者。

而對面的楊士奇則是隱約感到了一絲不安。

這種不安,倒不是楊士奇提前意識到了什麼,實際上,對於這種在此方世界從未問世的新理論,根本不可能有人認識到,而是楊士奇看著眼前沉靜自若的姜星火,感受到了那種熟悉的壓力。

姜星火太自信了。

這種穩操勝券的感覺,給楊士奇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他看著姜星火的眼睛時,甚至感覺能讀懂對方的想法——

‘呵,你輸定了!’

這種超凡的自信和篤定讓他很難適應,因為他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局勢會演變這樣,明明在太學之會開始前,他還是自問有五六成勝算的,而且,他苦心準備了許久,自問該準備的地方,都準備到位了,如果說細胞物質說,是確實出乎他預料,而且根本無法反駁的實證打擊,楊士奇他認了,那麼在心性論方面,楊士奇現在卻是想破頭,也想不明白姜星火到底該怎麼完成最後一擊。

而且,楊士奇在過去,雖然也遇到過很多成名多年的大儒,但是說實話,並沒有誰能像姜星火這樣輕鬆寫意,鎮定從容。

就彷彿破解這種困擾了學術界多年的難題,是吃飯喝水一般簡單一樣。

要知道,從南宋開始,實學、心學和理學,對於心性論的爭辯,已經持續了數百年之久了。

而姜星火,也很快開始了他的回合。

“宋儒言道德,則必以‘仁義禮智信’為天理於人心之闡發,然人不過物質細胞,天地之性說,荒謬矣。”

“可依我看來,道德卻未嘗不存於人心,道德,即良知也。”

“性無不善,情亦皆真;赤子入井,皆有惻隱;乍見之時,驗此不忍;率之謂道,人人共由.所謂良知,大抵如此,乃是人人皆有的道德本能,是與生俱來的,不能而學,不慮而知,無論貧賤富貴、男女老幼,人人皆是如此。”

姜星火的觀點,對於理學家裡極端保守的那一撥來說,當然是恨不得食肉寢皮的異端學說。

但只要沒那麼偏激,其實這種觀點不難得到認同,而且高度符合姜星火的物質一元論。

人是由物質構成的,世界上沒有什麼基於天理而匯通人性的、超驗的、預設的道德準則(仁義禮智信及三綱五常等等),但人是有自發的道德心的,也就是良知。

因此,在姜星火的學說裡,良知就是社會的道德準則,或者說良知就是以前的“天理”,是人們在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中需要去遵守的道德規範。

所謂“知善知惡是良知”便是這個含義,良知在道德心上,起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判斷他人的言行善惡,做出客觀的道德評價,促使社會風氣朝著正確方向發展;二是良知能對自己的言談舉止進行自我認識和正確評價,並且這種判斷是非的能力是所有人都有的,無論是聖人還是愚者,因此人們對自己行為的善惡,自己都能做出正確判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你這也叫坐牢?老朱羨慕了

奧爾良烤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