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稜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頁,輪迴修仙模擬器,光稜鏡,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知宋梁二國今下正時刻關注著姜國,只要姜國有一絲風吹草動,他們定會很快反應過來,到時候可能糧草還未送到川貝城。
川貝城就極可能會在食糧緊缺,與宋梁二國猛攻之下,先行破城覆滅。
而川貝城一旦城破,也意味著江北道大門失守,至若那時,席捲江北道乃至整個姜國的戰事也將徹底掀起。
宋梁齊踏姜國門,烽煙瀰漫江北界。
國破山河滅,萬民流離具失所。
及念至此,趙宸面上神色也由先前的憂慮困惑,漸漸轉為了鬱憤不滿起來。
哪怕他知道當今姜皇得位有著諸多幸運因素,其人也未習過多少掌權為帝之道,但於趙宸眼中,這位姜皇前十數年處理國事都還算不錯,再如何也稱不上是一位昏君,可對方如今的做法,與之昏君又有多少差別!
趙宸斂起雙眸,腦中也再次想起趙淮承曾跟他說過的,當代姜皇的皇位來由一事。
現任姜皇,原是為上一任姜皇的第三子,也是最小的一位皇子。
按理說為人父母,加之老來得子,哪怕是為帝皇,也難抵舔犢寵幼之情,故而於一眾大臣眼中,三皇子應是最能博得先皇寵愛,也最有可能打破朝中二位皇子爭鋒相對,形成三強抗衡局面之人。
但偏偏與眾人所想不同的是,上任姜皇首重皇子們的天賦才能,次重各皇子背後的家族勢力,最後才輪得上己身血脈親緣。
也正因如此,在生母僅僅為嬪,且家族勢力又小之又小,遠遠比不上大皇子和二皇子的家世煊赫之下。
三皇子實是難入先皇之眼,更別提其本人才情,也相較他兩位大哥有所不如。
所以上任姜皇並不關心這位幼子學識如何,也不曾分舍多少愛意於他,更未曾指望對方繼承大統。
朝中百官見此情形,也未再選擇下注投資扶持他為下一任姜皇,而是集中力量繼續傾注於大皇子與二皇子身上。
可往往寄予越高期望的事,就越會得到令人失望的結局。
在上任姜皇為看兩位皇子盡展手段,好優中擇優,選一最出色的繼承人繼承大統的緣故之下。
哪怕其在病重之時,也遲遲未定下太子之位。
也是在這先皇將死,而高位空懸下,兩大皇子壓力也越來越大。
最終為先行坐上那處高位,二皇子竟選擇攜兵直入皇城,欲行宮變之舉。
可二皇子是這樣想,大皇子又何嘗不是。
太子之位空懸,就如一根尖刺一般,始終梗在他們喉間。
所以在二皇子行事同時,大皇子也同樣選擇發動兵變,最終二人於玄武門前交戰,雙雙戰死。
先皇也因驟然得聞二子皆亡,而心神失守,最終駕崩於塌上。
是以如今的姜皇,往昔的三皇子,就這樣莫名其妙地登基繼位。
只是這三皇子往昔就不受重視,以致甚少參與朝堂議事,加之學識也差之大皇子與二皇子甚多。
所以在其繼位的十數年中,他不僅沒有延續前三任帝皇耗時百年,都在做的軍備武裝。
反而還大開國門,一邊邀請各國派遣使團入姜國交流,一邊也主動派遣使團,前去各國學習。
這也直接導致姜國經濟文化得到大力發展,但軍事力量卻較之往昔低了數籌。
甚至前些年,姜國還因此跌落出大國行列,降到了與梁國並列的中等強國之列。
而朝中一眾大臣也不是沒有想過撥亂反正,試圖讓現任姜皇重新重視軍備力量。
可現任姜皇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