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色鸞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回京第一步,先撅東林黨,遼東百戶,隻手遮明,青綠色鸞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42章 回京第一步,先撅東林黨
王琦于山海關刀斬按察副使,兼兵備道何天友一事,在其抵達之前,已經傳遍了京城。
大明朝的琅國公彷彿天然的帶著遼東的血雨腥風,邁過山海關,來到原本就波譎雲詭的朝堂之上,幾乎所有人都可以預見到,王琦的到來,必然會在朝堂引起巨大的波瀾。
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
王琦護衛營抵達永平衛。
大明總兵官越過薊州府。
大明武曲即將到達通州大營。
琅國公至京城朝陽門!
幾乎是每天三報,京城,皇宮,各司衙門都在關注著王琦的抵達的時候。
原本朱由校是在早朝時候親自開口提議開啟德勝門,自己親率百官儀仗出城迎接王琦回京,但是被韓爌等人勸住,其言遼東大捷雖然王琦首功,但是整個遼東諸官也佔了功勞,現在王琦回京便開啟德勝門百官相迎,那麼置其他人於何地?熊廷弼等人到時候回京,要不要再開德勝門?豈有一功受二封之理?
另一方面,王琦在山海關直接斬殺按察副使的訊息傳來,也使得天啟皇帝沉默了近乎一炷香時間。
那之後,朱由校也順坡下驢,沒有再提及此事,最終朝廷決定讓司禮監和禮部衙門派人去往朝陽門迎接王琦抵京。
無論如何,所有人都明白,縱然王琦功比天高,縱然其已經是百餘年來大明扶天傾第一人,但是有時功勞太大,也不是好事,直接讓皇帝忌憚,讓其都開始轉變心思,開始從新扶持東林黨人了。
大明天啟二年,七月初一,琅國公王琦終於抵京。
皇帝本人終究是沒有出現。
但是朝廷還是給予了這位琅國公極高的禮遇:兵部尚書孫承宗,禮部尚書劉宗周,以及司禮監魏忠賢三人聯袂,出城十里,迎接琅國公回京。
“下官等恭迎琅國公回京!聖上特賜蟒袍玉帶,玉馬青珠,錦綢黃織,以及御賜美酒!為國公爺接風洗塵!”
孫承宗,劉宗周,魏忠賢三人並列,向著馭馬在外十餘步的王琦躬身一禮。
而其三人身後便是皇帝御賜的蟒袍玉帶,儀仗車轎之類的物事。
更遠處,便是趕來圍觀的百姓以及士子了。
王琦如今名聲在外,無論是誰,都想要見識見識這位年及弱冠的國公爺。
“別看現在皇帝忌憚這位功臣,若是日後朝廷有事,能依仗的也只有這位爺了。”圍觀百姓皆在議論紛紛。
“那儀仗護衛身後車架上擺置的就是後金酋奴努爾哈赤和莽古爾泰的頭顱嗎?”圍觀士子們有眼尖的已經看到護衛們身後車架上的物品,正饒有興致的討論著:“算起來,後金大汗和貝勒全部都是折損在琅國公守手上,如此功勞,若是分給三個人,也足夠封侯了,現在集於一人之身,嘖嘖,若是亂世......”
“噤聲!”同夥聞言驚駭交加,直接身後將年輕士子的嘴巴捂住:“這話也能亂講的?亂世......亂世也是朱家的天下!”
“不對啊!”一旁的同伴皺著眉頭:“那司禮監大璫王體乾看起來移交的便是努爾哈赤等人首級,那護衛車架上還有的是誰的?”
“額,聽說,幾天前,于山海關,琅國公不是斬了兩個人嗎?”
“聽說是一個從四品的兵備道,直接當場被王琦祭天以平民憤了。”
“嘶,這位國公爺,當真生猛啊!”
一個當朝四品官,說殺就殺了。
要知道整個大明朝才不到百位四品官啊,算上兼任以及差遣,實打實的也就七十餘人,這一下子被王琦就斬了一個,朝廷能就此罷休嗎?
“聽說昨天左光斗就已經上書,要三司會審王琦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