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色鸞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變局之始,遼東百戶,隻手遮明,青綠色鸞鳥,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61章 變局之始

王體乾呆呆望著王守信帶著人抬過來的厚重卷軸,隻眼觀的話,寬兩臂,長足有三四丈,可以想象是一副足夠精細詳實的畫卷了。

說起來,這畫卷是王琦專門找了薊州府七位畫師,實地走訪了整個薊州府上下近千畝地界,將幾乎所有難民和戰爭後所遺留的焦土以及焚燬的城牆囊括了進去,將所有的人間慘劇和大地血色融匯了進去,同時,因為幾位畫師也是親身經歷者,對於幾乎綿延了數十里的焦土大地和斷壁殘垣,更新增了自己的悲痛和無奈在裡面,舒展開來,十餘米的畫卷,從右往左,一步一嘆,盡是人間血色。

“琅國公此法......此法極妙,”王體乾扭頭看向王琦,眸中帶了些許讚歎。

若是能讓天啟皇帝看到大明治下出現的人間慘劇,那麼皇帝可能增加一些信心和多一些理解,支援王琦繼續對抗東林士子的洶洶紛擾。

“勞煩公公將此物帶回,”王琦一拱手,同時有親隨上前奉上酬禮。

“這......咱家多謝國公爺!”王體乾笑著將酬禮收進攏袖之中,其實王公公並不在意琅國公是不是給自己酬禮,畢竟以其身份,給他一分薄面,他能還你十分禮遇。

但是此次不同,王琦給了,王體乾必須接著,這是此次政治合作的前提,也是司禮監和王琦的第一次正式合作。

上一次的科爾沁之行,乃是無心之舉,此次,才是第一次共同對抗文官集團的開始。

不多時,歇息半晌,王體乾也就召集儀仗,啟程回京了。

薊州府距離北京城不遠,中使儀仗一天一夜便可抵達。

既然王琦決意封還皇帝的召回旨意,那麼王體乾也沒有什麼理由在此多留了。

更麻煩的事情,還在京城皇城中,還在那些東華門前計程車子中。

薊州府外,王琦遠遠望著儀仗遠去,瞳孔深邃。

“大人,抗旨不回,不僅僅是對抗皇帝陛下,此舉還有可能惹怒那些不明真相的文人!”徐光啟陪著王琦站在那裡,等中使車架遠去,才滿是擔憂的開口道:“真的值得嗎?”

“不是有可能,是必然的會惹怒那些士子,”王琦指了指自己:“那些人也不是不明真相,他們是閉著眼睛,捂著耳朵,不願意瞭解真相,在他們眼中,正人!清流!文臣!可以是豬狗,可以是家奴,唯獨不可以是我,所以回不回去,有什麼必要嗎?”

“國公說笑了,朝中還是有些真正的清流,”徐光啟帶著些許尷尬的笑了笑:“琅國公和東林黨之間,矛盾重重,吾以為,其中必有誤會!”

“左光斗,楊漣或許真的清流,”王琦和徐光啟結伴而走,其身後親衛按刀,遠遠綴著,防止有人偷聽兩人談話:“但是他們身後的那些人,所代表的的既得利益者,是清流嗎?他們難道不知道東南、湖廣、兩廣等地的工商士紳聯合,對抗朝廷的局面嗎?口口聲聲為天下,為百姓,實則是為了什麼?誰能說得清,到頭來,誰又能摘出去?”

王琦的話,令徐光啟一陣沉默,他不知道如何去回答,畢竟,沒有一個人可以不憑藉黨派和組織去在朝廷立足,就算楊漣等人,亦不可。

歸附於黨派,才有立足只可能。

說起來,當初王琦崛起,也是靠著皇帝和東林之間的矛盾,為了牽制東林,天啟帝著重提拔了王琦,也可以說是‘組織’。

“正因為東林勢大,連皇帝都要暫避鋒芒,聽說劉一璟都已經上京了,此次東林糾集了幾乎所有中堅力量,想要給琅國公以致命一擊!其後,也是在針對皇帝,現在皇上明顯已經有所畏首畏尾,大人你......”徐光啟還想在勸一勸王琦,畢竟這些日子共同鎮撫災民以來,徐光啟倒是覺得王琦絕非東林口中那般野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