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飯罰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節,姑娘請自重,賞飯罰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不同,那是一首罡風晦雨錚鳴驟的《破陣曲》,明朗激盪的曲調響遏行雲,奔騰萬里。
這樣的旋律完全超乎了楊晉以往對女子撫琴的所知所聞。
她坐在瑤箏之後,全神貫注於指尖,隨著旋律輕擺身形,修長的十指一刻不停的在琴絃上撩撥回轉。
像是一場暗無天日的激戰,萬里河川,金戈鐵馬,烽火狼煙鋪天蓋地,她在千軍萬馬中運籌帷幄,縱然驚濤駭浪卻也不動如山。
身後的湖水波光盪漾。
微風中並無鳥雀飛起,也無魚蟲低鳴,四下靜得不可思議。
小船上的一干樂師正在發愣,所有人的眼睛都眨也不眨地看著她。
曲調還在峰迴路轉,從亂世沉浮到塵埃落地,滿眼斷雁叫西風的蕩氣迴腸。
聞芊彈琴的時候便沒有了日裡的散漫與玩世不恭,神情沉靜,眉斂清肅,和她跳舞一樣,彷彿不像同一個人。
楊晉捏著酒杯靜靜出神,視線裡那雙手翻得飛快,不知為何,他忽覺方才捏過她下巴的指腹莫名的發燙,忙連飲了幾杯定了定心神。
待情緒平復下來,他環顧四周,見眾人皆在痴痴聽曲,遂藉此機會悄然離席。
*
秋風蕭瑟,琴聲尤在遠處迴盪。
楊晉警惕地在後園的夾道內穿行。
唐府中的下人尚為晚宴忙碌著,都是些不會功夫的尋常人,他稍加躲避便能在府中暢行無阻,再加上今日是老太爺的壽辰,哪怕是不慎被人撞見,也可拿藉口搪塞過去。
劉文遠和唐石是老鄉關係,從小一起長大,入仕途前又同在國子監彭司業手下做監生,可謂是師出同門,親上加親。
所以在得知他逃到了廣陵時,楊晉第一個懷疑的就是唐石。
既然歌樓中沒有線索,那麼人必然還在唐家宅邸內。
楊晉沿著牆往更深處走。
唐家的下人不少,若真是混在裡面,茫茫人海,找起來著實費勁。
他忽然想,那個唐老太爺,會不會有問題?
畢竟他年事已高,平時又極少出門,即便是壽宴,往那裡一坐,就算一句話不說也不會惹人懷疑。
正思索間,前面小院裡傳來人聲。
“抬好,抬好,別摔了……真是,大好的日子出這種事,記得走偏門,別讓人撞見。”
院中的房門內有兩個家丁一前一後抬著塊長板,板上蓋了張白色的麻布,像是死了人。
這附近偏僻,房舍簡陋,大概是下人的住處。
楊晉借草木隱住身影,剛站定,屋裡便有個少年人邊哭邊走出來。
立在門外的男子瞧衣著約摸是管事,負手而立,涼涼地嘆了口氣:“你也別哭了,人死不能復生,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再說咱們老爺也沒虧待你,拿著——”
他把一袋錢放到少年手中,“這些銀兩夠你過一陣了。”
給完了甜棗還不忘扇一巴掌,拍拍他的肩,“老太爺今兒過壽,你爹死了已經夠給府裡招晦氣了,趁天色還早趕緊走人,要是讓老爺瞧見,連銀錢都沒得拿,知道不知道?”
少年抹抹眼淚,一言不發,只抽噎著點頭,跟著那兩個抬屍首的,深一腳淺一腳地離開。
前面就是唐宅的東門,也叫做偏門,出去是條窄巷,平日鮮少有人。
那幾個下人都是生面孔,劉文遠並不在其中,見管事開始吩咐僕役收拾屋子,楊晉便轉身準備去別處看看,然而才走了兩步卻驀地定住。
他想起來,還有一人自己沒有瞧過——
屍體。
那個被布矇住的屍體。
這個念頭不過剛浮現,人已施展輕功追了出去。
唐石若是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