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飯罰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節,姑娘請自重,賞飯罰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哪裡的話,您的詩我讀過好幾首,那一句‘流鶯忽作……’”約摸是沒想起來後半截,呵呵兩聲敷衍過去,“簡直文采斐然,令人神往。”
“唐先生過獎,令尊與令兄才是博學多才,國之棟樑,晚輩尚無功名在身,著實受不起。”
“誒,以段公子之才金榜題名指日可待。”唐二爺給他讓路,“這裡走,當心腳下……待會兒我再好好的敬您一杯。”
對面的人很謙遜,眉眼溫和地客套了幾句,從他身側而過進了宅院。
唐二爺目送這位段玉走遠,剛轉頭時,一股微甜的香風若有似無地飄過,他驀地回眸,等看見前面那個窈窕纖細的背影時,忽然一怔,帶了幾分詫異地與管事對視。
心中狐疑:這一位怎麼會和段公子走在一起?
從正門到前廳還得穿過一座小石橋,橋下是碧波盪漾的河池,聞芊在路上揶揄道:“文采斐然的段公子,您會作詩麼?”
楊晉一面不著痕跡地打量四周,一面答得坦坦蕩蕩:“不會。”
她奇道:“不會你方才還應承?真不怕他酒宴上讓你‘詩興大發’來一兩句?”
“這種場面話聽聽就是了。”楊晉的目光自沿途的景物上一寸寸打量過去,“匆匆一瞥,他連我什麼相貌都記不住,還別說酒宴上人多嘴雜,顧不顧得了都是個問題。”
聞芊盯著他笑,哎喲了一聲,“楊大人應付這種事很得心應手嘛,平時沒少赴宴吃酒吧?”
他終於警告般的壓低嗓音:“別亂稱呼。”
“知道啦。”她一字一頓,“段公子。”
因為來得不算早,會客廳中已坐了不少前來賀壽的人,唐石就站在廳內最顯眼的位置,和他的長隨一起滿面笑容地將來者的賀禮收下,然後說幾句“您真是太客氣了”、“這般貴重如何使得”,意思意思推脫一陣,照收不誤。
這人不高,也不矮,年紀得往三十五以上數,文質彬彬,頗有些讀書人的儒雅,但從他眼裡的神色能看出,此人也深諳官場之道。
唐老太爺坐在一旁,七十歲的高齡讓他瞧著很是乾癟瘦弱,還不到深秋已裹上了厚厚的大氅,但由於是自己的壽辰,不免紅光滿面,咧著一口沒牙的嘴,笑得甚是喜悅。
出於本能,楊晉多看了他幾眼。
“唐大人。”他略一施禮,“晚生段玉,攜銀點翠壽星龜鶴壺一套,祝老太爺富足年康,福壽遐昌。”
說著,微微側身,跟在後面的隨從忙恭敬地把錦盒捧上來,楊晉單手拖了,朝唐石含笑點頭。
“原來是段公子。”
果然,段玉和楊晉本人,他都未見過,加上今日來客眾多,唐石並未起疑,立馬同他二弟一樣開始相見恨晚地寒暄起來。
“我和柳大人同是承明九年的進士,他雖長我十歲,卻從未擺過架子,想當初我們徹夜飲酒,提筆作詩,好不快活啊。
“只可惜這些年來各奔東西,一直未能好好聚一聚,難得他還惦記著家父。”唐石拍了拍楊晉的肩,“等回蘇州,記得代我向你爹爹問好。”
他不著痕跡地避了些許距離,笑容依舊:“一定的。”
一個小小的知府,還是十多年前的交情,唐石很顯然沒把楊晉放在心上,正準備讓其落座等下一位時,視線不經意看見他身後之人,登時愣了愣。
“聞姑娘?你……也來了?”
逆著光,聞芊緩緩抬起頭,蒙在光影裡的臉不甚清晰,她似乎淺笑了一下。
唐石這句話裡滿是意外,楊晉並未放過他的反應,適時開口,儘量讓語氣顯得輕佻:“原來大人也愛聽曲兒麼?聞姑娘的歌舞的確是世間少有,晚生初到廣陵時,有幸一睹風采,輾轉反側難以忘懷,便想著今天這般良辰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