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飯罰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節,姑娘請自重,賞飯罰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五章
“隨從回到府中時, 天還沒亮, 他料想父親應該睡著,便只打算悄悄地看一眼, 留下一封書信再走, 也不至於不告而別。
“可就當他走進小院的瞬間,四周忽然亮起了燈, 兩個人影筆直的站在他對面, 一個正是他的父親,另一個的卻是少爺。
“也不知道這件事是何時被他們知曉的,只是看見老父親淚眼婆娑地望著他, 就這般四目相對,突然間, 父親便衝他跪了下來, 老淚縱橫地說‘你留下來吧’。”
桌上那幅絢麗的秋夜,墨跡已幹,老長隨一點一點將它捲起。
“他那時年輕氣盛, 也有幾分肯為紅顏孤注一擲的果斷,但是這一跪,多少讓他有些動搖。
“隨從的父親是被老太爺所救,因為有主人家的收留, 他們一家才能有今時今日。做人不能忘本,也不能不忠不孝。
“正在他內心掙扎,進退兩難之際,一直面無表情的少爺竟毫無徵兆地倒地不起。
“少爺本來身子骨就弱, 這一次病得更加嚴重,躺在床上人事不省。唯一醒過來的一次,卻是哇的一聲嘔出一口淤血,拉著他的手,不止一遍地哭喊著‘餘歸,我不能沒有你’。”
說到這裡,他神色終於露出些許恍惚,捧著油布包好的畫卷,望向門外沉沉的夜幕。
“年少時,我曾親眼看見少爺的手再也握不動筆,無論如何努力,紙上的線條始終是難以入目。他摔了無數的杯子,撕了無數的畫紙,整日自暴自棄,借酒澆愁。
“出於英雄相惜,我便誇下海口,要成為他的雙手,為他畫遍天下河山。
“因而,當聽到少爺說出那句話的時候,我不得不自認慚愧。”
一直沉默的楊晉突然開口:“所以,你留下了?”
“君子一諾,當守一生,是我食言而肥。”老長隨輕輕頷首,“教坊司的事被慕容家悄悄壓了下來,期間,我也曾去過幾回送君橋,多方打聽那人的下落,但始終沒有音訊。”
“想想已隔數十年之久,她眼下應該在世間的某個地方,過得很好吧……”
燈火搖曳,這個故事漫長而跌宕起伏,從兩個不同的人口中講出來,竟有著不一樣的感受。聞芊五味雜陳地坐在原處,一開始那滿腔的惱意,至此卻也被支離得不剩甚麼。
她說不出到底是眼前的這個人錯了,還是慕容鴻文錯了,仔細想想似乎各自難辭其咎,但當真計較起來,又好像每人皆有份不得已的苦衷。
如果慕容鴻文不阻攔歸鴻先生,那他便可以和棠婆雙宿雙/飛。
但是拋棄老父,背信棄義的歸鴻先生,又豈是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
退一步講,如果歸鴻先生沒有將棠婆救出來,這一切糾葛也就不會發生。
可那樣一來,棠婆這輩子便只能困在青樓妓館,等著疾病纏身,早早離世。
所以,是棠婆錯了嗎?若她不那麼執著的等一個人,也許現在已嫁為人婦,兒孫滿堂。
聞芊覺得自己好似陷入了一個怎麼琢磨也不會有結果的怪圈裡,她左右思忖,絞盡腦汁,才在心頭體會到了一種“冥冥之中自有定數”的無力感。
本想問一句,那你心中可還想著她?
但當餘光瞥到那片茂盛的海棠花叢時,又發現問不問也無關緊要了。
悠悠生死別經年,此中有誓兩心知。
桌上的燭火爆出了一朵燈花,老長隨把畫卷放入錦盒裡,順手交到楊晉身邊,“這幅畫,我本想帶進棺材,既然和大人有緣,就送給你了。”
楊晉正要推辭,他已塞了過來,側頭對窗輕嘆:“這場中秋夜宴,其實是我的主意。”
“二十多年前,由於種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