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飯罰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節,姑娘請自重,賞飯罰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坑不小的人, 模仿白蓮教想幹出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不到一年就被朝廷滅了個乾乾淨淨。好像帶頭的那個現在還在邊疆修城牆?”
他盯著車前零碎的小石子,“殷方新, 這個人我認識。”
“他家中是京城有名的望族,祖父曾隨太/祖南征北戰, 立下赫赫戰功, 母親又是當今皇后的妹妹,一家子可謂如日中天。
“方新大我八歲,那會兒已有官職在身。
“在我成日裡不務正業, 只泡在金水河畔揀石子打水漂的時候,他突然找上了我。”
楊晉信手揚了一鞭子,打得不疼不癢,那馬也意思意思加快了點腳步。
“我也不知他是從哪兒打聽到我的事, 原以為這人又會和旁人一樣扯出一段長篇大論,誰知並非如此,他當時只問了我一句話——
“為什麼他們會認為,你大哥比你更優秀?”
說完, 他先轉頭看向聞芊:“你覺得呢?”
她不以為意:“我又不認識你大哥。”隨後便懶洋洋地歪在車門邊,“而且,我不喜歡小白臉。”
說不清是因為她那句“不喜歡小白臉”還是因為別的什麼,楊晉淡笑了下方才收回視線,“他說——如果沒有我做對比,他們又怎會發覺大哥的好處?”
“這世上,有好人,有壞人,有平庸之人,也有卓越之人。倘若人人天賦異稟,那就不存在天賦異稟了;同樣的道理,倘若人人都富有,也就意味著,人人皆貧窮……所以,我的存在其實才是最重要的。”
很意外,聞芊聽了這段話居然無從反駁。
“你是不是也認為說得沒錯?”
楊晉將她的反應盡收眼底,彷彿在預料之中,“我最初的想法和你一樣。畢竟在所有人都對我嗤之以鼻時,他是唯一一個認同我的,再加上大家皆為次子,一來二去,很快就混熟了。”
少年人心思單純,往往結為生死知己的理由不是“志同道合”,而是“同病相憐”。
“我家從小教的都是聖賢書,從沒聽過那些‘人性本惡’的理論,便感覺很有意思。”
聞芊支著下巴笑了聲,“真幼稚。”
他並不解釋,大大方方的承認,“是啊,就是幼稚。”
“其實開始只是感覺新奇有趣,但聽久了多少有點潛移默化,近墨者黑,不知不覺就嚮往起做壞人來。”
聞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對這種事她倒也深有體會。十幾歲的小年輕總是比較容易被人帶歪,而且多數氣盛輕狂,比方說樓大奶媽。
儘管如今在人前是一副謙謙君子,溫文爾雅的模樣,然而他十四五歲時也照樣狂妄得沒邊。
“從那時起,方新每回與我吃酒,都會向我引薦新的‘志同道合’之人,最初只有一兩個,此後人數越來越多,到幾十甚至上百。文人們附庸風雅,總要有個朗朗上口的名字……他便選了‘紅蓮’二字,取‘浴火重生’之意。”
聞芊聽著可笑:“真能給自己臉上貼金,說白了就是一群人給自己做壞事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
楊晉不置可否地笑嘆:“我年紀尚小,對這些從未深想過。他讓我入教,我就入了,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覺得大家意氣相投即是有緣,誰承想紅蓮教最後竟會壯大到這種地步。
“你也知道的吧。”
他握著韁繩,將手輕輕搭在膝上,“不分善惡,濫殺無辜,男女老幼皆無倖免。
“但凡入教者,頭一件事便是取五顆人頭,用血水下酒。”
聞芊秀眉微不可見地皺了皺,“你也殺了?”
楊晉搖頭,“因為我來得早,沒趕上這個規矩,故而平時聽了也就左耳進右耳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