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鐵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秦淮河百花會(1),禍亂明朝,錦衣鐵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受力遠遠超於同齡人,心下激動面上卻是不動聲色,“呵呵...我沒記錯的話,王公子的母親應該是懷慶公主吧?我不過是一個山野村夫,哪裡有福氣成為皇孫的玩伴?”

王貞慶連連擺手,搖頭說道:“方兄快別這樣說,京師百姓都知道我好交朋友,就算屠夫販卒也有我的朋友。實不相瞞,我是不服氣你擠掉我的位置,但是今日一見...咦?方公子在寫字呀!”他看到桌上的大字,便徑直走過去。方中愈只好讓李莊賢也進來。

“嗯...筆法秀逸、遒媚勁健,筆勢跌宕、肅穆...好字啊!好字!”王貞慶連連拍手讚賞。李莊賢雖然沒有他的才學高,可也算出身書香自然有些見識,在旁出言附和。

方中愈心中欣喜並不做聲,剛要收起卻被王貞慶攔住了,“方兄高才,在下佩服。請問方兄師從何人啊?”

“我也沒拜過師父,是跟家父學了些皮毛...”方中愈話一出口便後悔,連忙說道:“鄉下粗人附庸風雅,實在是見不得人,過獎過獎。”說著,連忙捲起紙張。

“不對!”王貞慶肅容說道:“方兄的字大有出處啊!絕不會沒有師承來歷,敢問令尊高名?”

方中愈暗叫糟糕,心想王貞慶自小便有過目不忘的才能,肯定是被他看出了端倪,只好淡淡的說道:“家父早故不提也罷,他老人家早年曾經跟著宋公景濂讀過幾天書。我這幾筆字更是鸚鵡學舌,哪裡比得上王公子三歲識字、四歲寫千字文、五歲讀唐詩宋詞、六七遍學四書五經,八歲便能下筆成文章!”

宋濂可是當時的詩文大家,一代之宗,就連太祖皇帝都推崇備至,學生更是遍佈朝野。

“哦,果然是大有淵源。”王貞慶驚訝問道:“方兄怎麼又對我如此瞭解?”方中愈成功岔開話題心中鬆了口氣,微笑說道:“神機坊無所不知。”“哦,我倒忘了這個茬口...”王貞慶興趣濃厚,便與之攀談起來。

六年前滿門十族都被誅殺,方中愈自此孤苦伶仃,今日遇到兒時好友心中很是親切,雖然不能相認心情還是愉悅的,兩個人相談甚歡。李莊賢有些不耐,但是看到二人投機也沒有打擾,一直到了中午才提醒王貞慶應該離開了。

王貞慶只好戀戀不捨的告辭,剛跨出門檻忽又轉回身來,笑著說道:“方兄來得很巧,今日京師有場大熱鬧同去看看如何?”

方中愈畢竟年輕好奇,便問道:“不知是怎樣的熱鬧?”

“秦淮河百花會,呵呵...幾百佳麗爭花魁,可不能錯過啊!”王貞慶也不等他答話便說道:“你等著,我申時過來接你,說好了啊!”說罷,同李莊賢上馬去了。

方中愈此次回來報仇,本就想借助這些兒時玩伴之力,還怕沒機會接近呢怎麼會推脫?等到過了申時王貞慶來找,同百里擎蒼說了一聲便一同前往。

那秦淮河離得夫子廟不遠,方中愈和王貞亮、李莊賢三人騎著馬片刻就到了。

十里秦淮碧波盪漾、水面之上薄霧冥冥,兩岸楊柳青青倒垂水中、炊煙裊裊、夕陽西照,好一番詩情畫意。

今日的夕陽格外紅彤彤的,陽光灑在水面上映出一河的紅暈,風吹波起卻又折射出無數金光粼粼,彷彿是滿河的金水流淌。

岸上行人如織、人頭攢動,個個都是綵衣錦服,無處不是歡聲笑語。由於時間還早,水中還未見畫舫,只有三兩魚舟徜徉其中。

王貞慶想得周道,早早在望水軒定了靠窗的座位。沿秦淮河南岸共有九座樓閣,望水軒是其中最靠近河面的,都知道這裡便於觀景很多人前來預定,自然便有定不到座位的。

方中愈三人上到三樓,李莊賢不禁驚呼一聲,“怎麼有人佔了咱們的座位?”王貞慶一看,居中挨窗的座位上果然坐著兩個人,立時便招呼夥計過來詢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