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鐵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六章 ——撞鬼,禍亂明朝,錦衣鐵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方中愈循聲望去見兩個老者並肩走來,一個老者六十歲左右,花白鬍須花白頭髮、雙目炯炯有神、模樣和殷正明頗為相像;另一個鬚髮皆白、連眉毛也沒幾根黑的,怕不得有八十多歲,精神倒是健旺。
“父親,你聽錯了沒有朝廷的人。”殷正明說道,“劉伯伯,您怎麼也來了?”“我得親眼看看,”白鬚老者手拿一根綠油油的青竹杖,眼睛望向方中愈,“看看到底是什麼人能連破我劉基三四道防線...小子,你師父是誰啊?”後一句是向方中愈問的。
方中愈沒有回答,眼珠子瞪著圓圓的反問:“您是...青田先生?”“怎麼樣?”劉基吹鬍子瞪眼睛,“破了我的佈置就以為了不起啊?還不是被我的斷魂路困住了?快說,你是誰徒弟?”
方中愈驚駭不已,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他可是大明開國元勳、世間齊人,傳說他早已病故怎麼會在這裡?“師公...!”方中愈噗通一聲跪下來,規規矩矩磕了個頭。
在場之人都驚訝萬分,劉基揉一揉老眼疑惑道:“你是誰呀...我怎麼記不住了!”“我是...”方中愈看一眼張玉景,起身湊到他耳邊說道:“我父親是方孝儒。”
“啊?”劉基驚喜交加,拉了他左看右看,“像...像...跟希直年輕時一個模樣,你怎麼...活下來的?”希直是方孝儒的字,而方孝儒的老師宋濂與劉基交好,所以方中愈才稱他師公。
其他三個人都很驚奇,尤其是張玉景、幾步湊過來要聽聽兩個人說什麼。方中愈白了她一眼,“君子當行止端正,不可有竊知之念。”張玉景嘻嘻而笑,“拽什麼拽?顯你念書多啊!都念成書呆子了,我是女子不是君子。”
“哼!唯女子與小人難養。”方中愈拉了劉伯溫走開,“師公,我是僥倖逃脫官府抓捕的。您老人家呢...傳言你早年有病...?”
“裝的,”劉伯溫年紀雖大說話卻乾脆,“後期朱洪武濫殺功臣、殘害明教教眾,我還會幫他嗎?唉...可憐當年明教助他起事,忘恩負義啊!”
“嗯,”方中愈點頭,“朱棣和他爹一個德行,好殺成性。師公,他們...真是明教的人?”“是的,”劉伯溫停步回身,指著那個老者說道:“他便是中土明教的掌教左使殷天罡,覆船山是明教的總壇。”
“殷前輩好。”方中愈上前施禮。殷天罡還禮,走過來問道:“劉大哥,這個小夥子是?”劉伯溫答道:“他父親便是被朱棣誅了十族的方孝儒...孩子,我以為方家絕了後...好啊!你能活下來真好!”
殷氏父子聽了都肅然起敬,重新和方中愈見禮。張玉景卻笑著說:“看看,我還不是知道你的底細了?怪不得總跟我拽文,原來是當世大儒之後。”
方中愈白了一眼不理她,向殷天罡問道:“殷大叔,山上是不是還有人來訪...鐵血盟的人?”“是,不過他們剛剛下山去了。”殷天罡答道,“你是...和他們一起的?”“不是,我找他們其中一個有重要的事情。”方中愈便向劉伯溫告別。
劉伯溫和殷天罡出言挽留,方中愈說道:“我這件事情很重要,日後我定當再來拜望,還請師公指點下山路徑。”殷正明笑著說:“我正要送玉景出去,咱們一起走吧!”
方中愈當即辭別劉伯溫和他二人一起下山,看看走出不遠便是山路他納悶的問:“殷大哥,第二道山樑上的路很是奇怪,那是怎麼弄的?”
殷正明呵呵而笑,“當然是劉伯伯設下了機關,其實就是障眼法、只不過做得異常巧妙就是了。”“師公的奇門遁甲當真天下無雙,”方中愈讚歎,又問:“我在樹上飛行,怎麼也跑不出機關佈置?”
張玉景笑得捧腹不止,方中愈有些氣惱,“你又怎麼了?”“咯咯...那片山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