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鐵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章 ——熱血知縣,禍亂明朝,錦衣鐵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事、沒往心裡去,方候爺,我自罰一杯。”說著端起杯來一飲而盡。
至此,如東諸人才知道了方中愈的真正的身份,也更相信他有能力剿滅倭寇...
于謙尤其興奮,大聲談笑、酒到杯乾,連呼痛快痛快!陳百戶說道:“方大人,你不知道。於知縣是個忠君愛民的好官啊!自打他到了如東便日夜操勞倭寇之事,當初於知縣來時可是個微胖之人、您看看這才半年時間簡直就像換了個人一樣。今日方大人大勝倭寇,可是於知縣到如東以來最開心的一天。”
方中愈等人聽了肅然起敬,方中愈親自夾了一大塊烤肉給他,“於知縣令人敬佩,多吃些補補身體。打倭寇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你這個父母官可要養好身體做好準備啊!”
“謝謝方大人...”于謙已經有了三分酒意,拱手說道:“百無一用是書生,我倒是羨慕方大人身懷絕技、橫刀立馬、馳騁沙場、保家衛國,是何等之英雄氣概啊!”
“呵呵...於知縣果然有英雄情節,”方中愈說道:“只是我們這種人整日與刀槍為伍,說不上哪天就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了!”
“哈哈...方大人絕不是怕死之人,”于謙舉杯相敬,酒喝乾杯子卻停在半空,“方大人,壯士斷腕何懼之有,似那青石化灰...忽然吟道: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此詩雖然直白了一些,但是于謙信手拈來足見其才高八斗、更能彰顯他為國為民的一顆拳拳赤子之心。
“好!有氣概!”方中愈連連拍手,讚歎道:“想不到於兄一介書生竟然有這等豪氣、這等胸懷,可欽可佩、如東百姓之福氣啊...!”
高興歸高興、豪氣歸豪氣,打倭寇可沒有那麼簡單,一場失利不代表他們就不會來了。第二天一早,方中愈便派人請于謙和陳、白兩個百戶官到大營來。
于謙的酒勁還沒有完全清醒,問道:“方大人,你們不會是要走吧?”“怎麼可能?”王瑜說道:“方大人請三位來是想商量一下,看看下一步該怎樣預防倭寇上岸。”
白百戶說道:“這個根本無法預防,就算方大人把兩萬人都派出去防守住如東的百里海岸線、可是還有啟東、鹽城、寧波、舟山呢?你怎麼也不能看住所有的地方吧?”
“我看這樣吧!”方中愈說道:“這些倭寇、海盜不會集結到幾千甚至上萬人,所以大軍應該分成一千人或兩千人的小隊,在容易登岸的港口附近駐紮...
或許為了保持優勢兵力,可在海岸邊修建些類似烽火臺的東西、派人駐守,如果有情況便舉火、大隊人馬立刻馳援。你們說,哪種形式更好一些?”
“哎...哎,後面這個辦法好!”于謙拍著大腿說:“烽火傳信,省了人員趕路的時間。”
俞方舟接過話茬,“烽火臺最好修高些...能看到海上的那種,倭寇船再來就可以提前發警報。”
“哎呀...哎呀...這主意太好了!”陳百戶咧嘴道:“皇上怎麼早不派各位大人來呢?我們光想著怎樣打倭寇了,還真沒想到怎樣預警。”眾人都很贊同...
海岸雖然長,但並不是每個地方都能泊船上岸。眾人研究決定不能登岸的地方不用理會,容易登岸的地方選高處建造石塔,派人值班瞭望、如有匪情便舉烽火示警。
在能登岸卻又不易登岸之處設定障礙、堆積大石、樹木,並派人巡邏。工程雖然不小,可這是為了抗擊倭寇、老百姓踴躍報名,不給工錢都搶著幹...
十餘日,在南坎鎮、啟東鎮、北坎鎮三個容易登岸之處建起了三座十多丈高的石塔;上面備好硫磺、柴草等引火之物,派人日夜守護。
這日,方中愈、王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