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鐵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九三章 ——綰城,禍亂明朝,錦衣鐵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這個死的...?”話未說完他便有些後悔了。
果然,方賓立刻答道:“解縉解學士、福州指揮使許成、前軍都督僉事譚深、錦衣衛趙曦不都是因此而死嗎?左軍副都督朱恆不也因此被撤職嘛!還有許多被降職、罷官的,就不用我一一累述了吧?”
方中愈被噎得一個字都說不出來,談話到此就進行不下去了。如果一開始方賓就斷然拒絕方中愈也就算了,可是之前給他的感覺應該是可以的,所以他不想放棄。
方中愈喝了兩口茶忽然起身走向書櫃,“方大人的藏書可真不少啊...!”方中愈假裝看書,實則在盤算對策。
“嘿嘿...裝裝風雅罷了。”方賓跟了過來,介紹道:“我怎麼說也是帶兵的,《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鬼穀神兵》《武侯心法》這些書是必須得有的,而我是文人,四書五經、諸子百家、前朝史書也得有的,再就是《天工開物》《黃帝內經》等一些雜書了...”
他隨在方中愈身邊,走到北牆東牆交接處時便站在書櫃前不動了。方中愈向他身後掃了一眼,“方大人,那些是什麼書啊?”
“哦...都是些雜書,唐詩宋詞什麼的。”方賓站在那不肯動。方中愈眼睛尖,目光一掃之下看到一套《資治通鑑》、還有一套《遜志齋集》,後一套書是他父親方孝儒所著。
方中愈心念一動,既然對方不想讓他看到他也便沒有勉強,邊走回座位邊說道:“方大人一定想不到我也是文人出身吧?”意思是說那些書我是分得清的,哪裡是什麼唐詩宋詞了。
“是嗎?這可真沒有想到。”方賓的表情有點尷尬,掩飾的問道:“候爺的家鄉何處啊?”
“淮北...哎?不對,那是我的出生地。”方中愈說道:“其實我和方大人是同鄉,也是浙江寧海人...”方中愈說到這裡心中忽然有股異樣的感覺。
“候爺也是寧海人?”方賓有些懷疑,“不知具體位置是...”“綰城。”“啊...真的嗎?”
方中愈答道:“雖然我沒有回去過綰城,但是那裡的事情卻知道不少,方大人可以考考我。”
綰城是個小地方,不是寧海人絕計是說不出這個地名的,所以由不得方賓不信。他想了想問道:“那裡有一種很特別的吃食,候爺可否知道?”
“應該是西施舌吧!”方中愈答道:“記得小時候三叔回老家帶回給我,因為名字很特別所以一直記得。”
“候爺知道綰城、又知道西施舌,應該真是寧海人,”方賓疑惑道:“不瞞候爺說我也是綰城人,但是,那裡...沒有姓方的呀?”
這個問題可沒辦法回答,方中愈便假裝沒聽到,說道:“方大人,我還知道綰城出了個大大有名的文人,他跟您是同姓...難道你們是一脈相承嗎?”
方賓心中驚訝面上卻裝成疑惑之態,“大文人?是誰...我怎麼不知道啊?”
方中愈微微一笑,“方孝儒...那套《遜志齋集》不就是他寫的嗎?”
“是嗎?他也是寧海人嗎?”方賓問道。“不只是寧海人,他就是綰城人。”方中愈緊盯著他的臉,“方大人,你倆是一家子吧?”
“怎麼可能呢?候爺千萬不能開這個玩笑。”方賓的臉色瞬間變白,“方孝儒可是叛逆,他的家人都被殺絕了,我怎麼可能跟他是一家子?”
“嘿嘿...不見得吧?”方中愈搖頭說道:“那是因為朝廷以為他是淮北人,如果知道他是寧海人...”
“方候爺,”方賓肅容說道:“您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我不答應你的事情,你便要栽贓陷害於我嗎?”
“不是栽贓,因為我知道寧海綰城只有一家姓方的。對不對?”其實方中愈不知道,是方賓的表情讓他想到了這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