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鐵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六0章——主體謀略,禍亂明朝,錦衣鐵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親征;皇帝出征通常都有錦衣衛隨行,要都指揮使去還是頭一遭。

“也不知道是黃鴨子的主意還是皇上的意思,”仇千代說道,“大哥,你去不去?”

“嗯...”方中愈沉吟半晌說道:“不管是誰的主意...我都去,千代、你不覺得這是個機會嗎?”

仇千代點頭答道:“我也是這麼想的,長途跋涉、兩軍對陣...其間應該有機會啊!”

方中愈的眼中閃過幾絲興奮,“千代,先不理他你明天再回復東廠,別讓黃鴨子起了疑心。”仇千代答應了...

大軍出征可不簡單,從朱棣下旨到準備完畢整整過了十二天,這一日終於成行;此次共出動騎兵十萬,因為韃靼是遊牧民族所以不用步兵,另外攜帶了大量的銅銃。

此次隨朱棣出征的有兵部尚書金忠、張輔的三子太平候張軏、陽武侯薛祿、陽平候柳升等大將;文臣方面有內閣成員楊榮、金幼孜在左右出謀劃策。

梅景福率領旗手衛、王貞亮率領府軍前衛隨行,方中愈則帶領一百撫司弟兄兩千錦衣衛負責近衛。

大軍開拔那天,太子朱高熾帶領文武百官前來送行。號炮一響大軍啟程,什麼日旗、月旗、北斗旗、飛龍旗旗幟招展遮天蔽日;十萬騎兵馬如龍、人如鍾,盔明甲亮、刀槍閃光...

那時的北元分裂成東西兩部,西部是突厥、東部是韃靼。西部突厥出了個驚天地的人物——也先,他做了突厥丞相後勵精圖治把突厥整治得兵強國富,幾次同韃靼交兵都獲得大勝。

韃靼已經勢趨微弱、偏安於蒙古草原東部一隅,那裡地瘠草枯根本不足於養育全族、只好到大明朝來搶掠...

朱棣統率大軍出了山海關一直向北,直奔奴兒干都司。這時已進秋季北風初起,越走越涼爽,正好適合趕路。

不止一日大軍來到奴兒干都司,紮下大營後朱棣立刻派出三千營巡哨出去偵緝敵蹤、吃過晚飯又召集眾將議事。

本來方中愈的職責只是護衛,沒想到朱棣點名要他參加、府軍前衛指揮使王貞亮卻沒有出席。

朱棣出征有個習慣,只住營帳不住都司的房子。方中愈進到帳中,見兵部尚書金忠、陽武侯薛祿、張軏、柳升等人都在,楊榮和金幼孜也陪在朱棣身邊。

方中愈施了禮站在帳門口,朱棣見了說道:“方中愈,你站那麼遠幹什麼?叫你來是商議軍務,外面都是軍士還用你看門嗎?”方中愈只得湊到張軏身邊站著。

這時楊榮說道:“皇上招大家來是要商議一下對韃靼人怎樣用兵,各位將軍有什麼想法就請說說。”

薛祿一生久經戰陣也多次參與北征,作戰經驗相當的豐富,這時說道:“韃靼人作戰勇猛,跟他們打就得在氣勢上壓倒他們。皇上,我認為咱們應當先鼓足了士氣,有了士氣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朱棣`嗯`了一聲,淡淡的說道:“不管跟誰打都得有士氣才行,我要的是對付韃靼人的用兵方針、謀略,你說這...驢唇不對馬嘴嘛!”薛祿癟癟嘴不說話了。

張軏年少,此次出來是學習、歷練自然不敢說話,金忠看了看柳升說道:“皇上,臣以為韃靼人國力已微兵力也不會強,咱們宜尋其主力決戰、一戰勝之。”

“嗯嗯,”朱棣點點頭,“你說的對...別人還有什麼見解?”臉色淡然,好像金忠所說的並非他所想聽。眾人相互看了看,都沉默不語。

“怎麼都不說話啊?”朱棣見無人說話沉下臉來,掃視兩週後說道:“方中愈,你來說說看。”

“我...?”方中愈頗感意外,“回皇上,臣只是個護衛沒帶過兵,不知道...不知道該說什麼。”

“現在是商議軍機大事,你還謙虛什麼?”朱棣說道:“你在望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