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門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8節,民國三十年靈異檔案,道門老九,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麻麻的小東西,上面佈滿了黑白色的斑點,立體形狀,看起來就像是蜘蛛毛絨絨的爪子,很是噁心。
“這是在顯微鏡下拍攝的。”端詳了一陣後,華伯濤說道。
“照片裡的物體,像是某種深海里的微生物,因為它的細胞壁,具有古生物的特徵。”華伯濤喃喃自語的將照片夾回到書裡,然後看起了照片下的解釋。
解釋的字句裡,每隔幾段話,都被人用紅筆標註了下劃線,似乎在記錄著關鍵詞。
華伯濤知道日本技術員不會無得放矢,於是便也跟著泛讀了起來,將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被標紅的句子上。
楊開不懂日文,只能呆呆的站在一邊,等著華伯濤讀完後,解釋給他聽。
不過楊開很快就發現,華伯濤的狀況有點不對勁了,才剛剛讀了五六分鐘,他的鬢角就溼透了,這是真正的溼透,因為每一根頭髮上,都出現了露珠般的汗液。
現在的氣溫雖然沒到零下,但也是零上四五度,試問如此寒冷的天氣,又有誰會汗流浹背呢?
一切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華伯濤看到了不該看的東西。
“華教授……”楊開試著喊了一句。
“日本人……日本人簡直太瘋狂了……”華伯濤失魂落魄的說道。
“他們竟然把科學界無法攻克的難關,一個接著一個的攻克了,並且,還發現了可燃冰的形成之謎。”華伯濤的聲音很是顫抖,就像是緊繃的弓弦。
“可燃冰的形成之謎?”楊開聞言一愣:“華教授,你不是說可燃冰就是天然水合物嗎?就是由水,和那個甲烷形成的。”
“起先,我也是這麼想的,但現在日本科學家,卻顛覆了我的認知。”華伯濤深吸了一口氣:“我們知道,煤炭和石油,都是古代的植物和動物死亡後,遺體透過數千萬年的地質演變,所形成的。”
“嗯,老師曾經有所提及。”楊開點了點頭。
“現在,楊開,我告訴你,其實可燃冰,也是由生命體形成的,不過形成它們的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而是冰川或深海之中的不明微生物。”華伯濤說道。
第三零六章 能源a計劃(12)
“微生物?”楊開不明白這個詞的含義。
華伯濤似乎看到了楊開眼中的迷茫,當即解釋道:“所謂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真菌,藻類,以及某些原生動物在內的生命體統稱。因為這些生物體積微小,需要透過顯微鏡等相關器械才能看清,所以被稱為微生物,就像剛才書裡的那張照片一樣。”
“在六個鑽井正式投入使用之後,負責此次開採專案的工藤智久,利用dna分離技術,在可燃冰的樣本中發現了一種類似鹼基序列的微生物,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微生物區別於當今世界上所發現的所有同類,是一個未知的新物種,工藤智久當即對此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在後來的試驗中,他進一步證明,該物種,只存在於可燃冰之中,在沒有可燃冰的地方,則沒有發現這些微生物的蹤跡。”
華伯濤娓娓道來:“最終,工藤智久得出結論,可燃冰是該物種新陳代謝而形成的。它們在新陳代謝中,會排放出碳和氮,這兩種化學物質,在海底的高壓下,會很快形成甲烷,隨著新陳代謝越來越多,甲烷也越來越多,這些甲烷就像水晶一樣,將微生物層層包裹,就像河蚌裡的珍珠一樣,經過了數千萬年的演變,就變成了我們看到的可燃冰。”
“而這張照片,就是那個不明微生物的廬山正面目。”說完,華伯濤再次抽出照片,展示了一番。
“但是華教授……”楊開欲言又止:“這個發現有用嗎?”
“當然有用。”華伯濤揮了揮手:“聽我把話說完,下面的事情,才是日本人的真正瘋狂之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