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耙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回龍灣後起之秀(19)強烈反響,隱形富豪煉成記,釘耙撈月,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番訪談,讓馮蘭心潮起伏,她做夢也沒有想到,能在這遙遠而偏僻的回龍灣,遇到這麼一個寒門學子。
與幾年前山廟高中那個菁華學子相比,吳雨生的家境更貧寒,身世更曲折。
她心裡有一種強烈的衝動,要將這個少年的成長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這不只是一個農家少年考上國內頂流大學的成才故事,更是一個英雄的後代,在社會各方關照下長大的坎坷人生。
這裡面,反映了時代大潮的呼嘯而過,也折射了鄉村社會的方方面面。
第二天,馮蘭就在劉洋陪同下,去了吳崗,實地檢視了吳家老屋。
她拍下了那斑駁的屋頂,發裂的土坯牆,室內潮溼的地皮,供桌上兩塊已褪色的烈屬光榮牌,以及被吳雨生視為夥伴的大灰狗賽虎,倔強好鬥的蠻牛。
在村民帶領下,馮蘭去了吳家祖墳,拍下了吳家兩代烈士的衣冠墓。
“西南邊境太遠了,吳家老兩口沒有那麼多錢,千里迢迢去看望兒子。建個衣冠墓,清明與元宵節可以來上墳送燈。”
聽了村民的介紹,馮蘭心裡不由一陣刺痛。看著墓碑上,吳思寶照片上那年輕燦爛的笑容,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回去後,馮蘭寫了兩篇稿子,一篇是反映回龍高中當年高考大豐收的新聞報道,發表在中州日報教育版;
一篇是有關吳雨生坎坷成長的報告文學,登在中洲日報副刊。
她以濃烈的感情,描述了這個烈士遺腹子的離奇身世,壯烈殉國的父親,不知所蹤的母親,吃百家奶,住破茅屋,與家犬耕牛為伴,掉到水裡差點淹死,遭受風邪被老道救活的坎坷童年;
5歲開始赤腳上小學,初中寒假賣春聯,高中暑假賣冰棒,依靠年邁的爺奶種田養活,依靠當軍醫的姑姑每月匯款讀書,品學兼優,最後考上菁華大學。
文章裡刊登了馮蘭拍的幾張照片,穿著粗布衣服滿面滄桑的吳啟明老兩口,破舊不堪的茅草屋,外牆上日漸擴大的裂縫,屋內沁水導致的大片潮溼地面,舊供桌上那兩塊褪色的烈屬牌子,吳思寶的戰鬥英雄證書,新建不久的衣冠墓,墓碑上那陽光燦爛的笑容……
文中描述了吳家老兩口生活狀態,他們含辛茹苦撫養孫子,沒有路費去幾千裡外探望犧牲十幾年的兒子;更沒辦法讓孫子享受烈士子女補助,幸好還有當兵的女兒每月寄錢,人武部剛給的助學獎金……
文末,馮蘭提到了吳雨生希望早點賺錢,把老房子翻新,讓爺奶住得安全一點舒心一些的願望。
出於對未成年人保護,報紙沒有刊登吳雨生的照片,但刊發了他的菁華大學錄取通知書。
8月15日,這篇報告文學見報後,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吳雨生成長故事雖然勵志,但更多讀者關注的是吳啟明老兩口的生活困難。
吳思寶犧牲得那麼壯烈,可是,烈士的父母卻生活得如此貧困,那搖搖欲墜的茅草屋,簡直就是在撕裂著人們的良知。
“不能讓英雄先流血後流淚,更不能讓烈士家人貧困無助,孤苦無依!”
廣大讀者強烈要求報社設立捐款賬號,大家自願捐款,幫助吳家翻修房屋,給吳家老兩口湊齊路費,讓他們生前能去邊境掃墓。
這篇報告文學,被多個省市報刊轉發,在全國範圍內引起強烈共鳴,以至於驚動了方方面面。
中州省民政廳從社會救濟基金裡,專門撥款10萬,要求雩樓當地立即為吳家翻建新屋。
吳思蓮兩口子正在申請轉業,所在部隊與中州省聯絡,特批她夫婦轉到義陽市軍分割槽繼續服役,就近照顧父母。
菁華大學特地打來電話,告訴回龍高中,免去吳雨生大學期間書雜費,並幫他提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