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京市的衚衕
墨山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京市的衚衕,我在七零年代結婚生子考大學,墨山君,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往公園走去的何毓淇一家,在看見零零星星的人時,頓時沒有什麼要逛逛的想法了。
不應該有人在拉二胡嗎?
難道在衚衕那邊?
等到何毓淇一家又轉道去衚衕時,遠遠的就聽見《二泉映月》的聲音。
這首曲子是阿炳寫的,也是他演奏的。
它表達了一個反抗命運的主題,表現了一個經歷舊中國生活坎坷,與磨難的流浪藝人的辛酸苦辣和倔強不屈,也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聽到這首曲子,何毓淇眼裡隱隱有淚光。
都說聽二胡不落淚的人,就是生活經歷的太少,聽不懂它裡邊的意思。
聽說拉二胡的標配是黑色中山裝和一副墨鏡,還有演奏的必是男人,尤其帶點鬍子的蕞為正宗。
瞧見這是個沒留鬍子的,何毓淇不免心中感到失望,怎麼能沒有鬍子呢?可能是年輕。不過年紀輕輕,怎麼來拉二胡了?
“吃油條嘞,新鮮出鍋的油條,香噴噴的嘞,一毛錢一條。”
“酥餅,賣酥餅嘞,一毛五一個,皮薄餡厚。”
“烤紅薯嘞,賣烤紅薯了,一毛錢一個,一毛錢一個。”
“……”
哇哦,這衚衕裡面竟然有賣東西的?真是活久見了。
“你個鱉孫,有本事你給俺站住,欺負俺一個老太太,算什麼本事。”
迎面跑過去一個像是二流子的男人,李若安連忙拉過自己媳婦,差點就被撞了。
“你跑得過我嗎?小腳老太太。”
哦,原來是裹小腳的老奶奶,怪不得她剛剛跑步姿勢那麼奇怪。
說起來,裹小腳這個不良習俗,還要追溯到五代十國,李煜那時候。
可以說,纏小腳是父權制傳統下“男尊女卑”最突出的表現之一。
據記載,民間女子從四五歲就開始纏小腳,到成年時腳長若不超過三寸,即成為備受讚賞的“三寸金蓮”。
在當時,這樣的小腳被認為是“女性美”的一個重要方面。
“好大腳”也成為漫罵、羞辱婦女最難聽的一句話,而小腳“美”是以女性身心被摧殘為前提的。
纏小腳因男性的癖好而興起,而男性的審美觀畸變也因“三寸金蓮”而益發不可收拾,直至女性被摧殘的小腳成為激起男人xing興奮的重要物品。
之後,封建王朝被推翻後,越來越多的婦女投身到了反纏足運動之中,把反纏足作為爭取華國婦女解放的一項重要任務。
這時,不論是華國的女人還是男人,都開始認識到纏小腳根本就不是美,而恰恰是壓迫、恥辱與腐朽的象徵。
因此,這一項不良習俗被人為淹沒在時光長河裡。
看見這樣的小腳老太太,在她年輕時,得經歷多大的傷痛啊?一個好好的正常的腳,硬生生的掰成“三寸金蓮”。何毓淇自己沒試過,但是看見那個老奶奶跑步要摔要摔的樣子,她自己都感覺到害怕。
這些人,都是封建下面的悲哀啊!
就算在後世,一些落後偏遠的山村,還是有很多惡劣、落後的習俗存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