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小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番外篇三國名將(8至9)上,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上官小雅,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操逝世,許褚痛哭吐血。
加官晉爵
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封許褚萬歲亭侯,升為武衛將軍,總督中軍禁兵。許褚深得曹操家族的信任,曹操死後繼續負責曹丕的警衛工作。許褚下屬的警衛部隊中,很多都是劍客,其中也有數十人官封將軍,數百人封都尉校尉。
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即位後,又進封許褚為牟鄉侯,邑七百戶,同時亦賜其子一人為關內侯。許褚病死後,被追諡為壯侯。此後,曹叡念及許褚忠心,又封了他兩個子孫關內侯。
《三國志·魏書·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有記載。
孫策(175年—200年5月5日[1]),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破虜將軍孫堅長子、吳大帝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孫吳政權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稱其武勇猶如霸王項羽,綽號“小霸王”。
孫堅在北方參與平定黃巾、董卓之亂等軍事活動,年少的孫策攜母遷居舒(今安徽廬江西南),與當地豪族名士周瑜等交友,收合士大夫,深得江、淮人心頗有聲譽。[92]孫堅死後,孫策為繼承父親孫堅未完成的事業而屈事袁術。在廬江血戰兩年,最終破城[14],卻遭袁術的失信。興平二年(195年),孫策徵得袁術許可,東渡長江,周瑜將兵迎之[91],進攻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大敗劉繇。建安元年(196年),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術僭越稱帝后,孫策與袁術決裂;同年夏,被朝廷任命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建安三年(198年),朝廷任命孫策為討逆將軍,並封為吳侯。建安四年(199年),孫策擊敗廬江太守劉勳及劉表部將黃祖。
建安五年(200年)初,在奪取豫章郡後統一江東;同年4月,正當孫策準備發兵北上之時,在丹徒狩獵時為許貢三門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並於稱帝后,追諡孫策為長沙桓王。
人物生平
年少成名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孫策之父孫堅被朱儁推薦為佐軍司馬攻打黃巾軍,孫策與家人留在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居住。[3]孫策十幾歲時就在壽春結交名士,名聲漸漸傳播開了,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人周瑜慕孫策之名,專程到壽春拜訪。周、孫兩人同歲,且均少年有志,傑出通達。因而於壽春一見如故,便推誠相待。
中平六年(189年),孫堅前去討伐董卓。周瑜便勸孫策攜母親弟弟移居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孫策應允。在舒縣,孫策結交了很多社會上流人物,江、淮一帶的名士都來投奔他。
初平三年[103](191年),孫堅奉袁術命攻打劉表而被荊州牧劉表的部下黃祖所殺。孫策當時十七歲,與其弟孫權都跟隨在袁術左右。孫堅於曲阿(今江蘇省丹陽市)下葬後,孫策遷到江都居住(今屬江蘇省揚州市)。
投奔袁術
初平四年(193年),守孝結束後,孫策到壽春找袁術準備討回之前其父孫堅的舊部建功立業及為父報仇。袁術聽其言語,察其舉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過人之處。但要馬上將孫堅舊部還給他讓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於是,袁術便說:“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吳景為丹陽太守、你的堂兄孫賁為都尉。丹陽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們,召集兵勇。”[7]因為徐州牧陶謙非常忌憚孫策,而現在孫策的舅父吳景任丹楊太守,於是孫策就帶著母親遷居曲阿,與呂範、孫河一起投靠吳景,並依賴吳景召募到了數百人後,來討伐涇縣(今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