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四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1章 (1),漢鼎,南海十四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朝廷進貢的事情了。
除了劉鼎之外,其餘人都在用力的推車,瞬間聊天打發時間。這時候天色快黑了,如果沒有劉蒙等人的幫忙,董立國肯定不能按時的回到延陵。這些人和他挺聊得來,相互間倒是融洽,延陵的大大小小事情,董立國也沒有隱瞞。說話間,劉蒙隨意說道:“董大人,聽你的口音,似乎不是本地人啊!”董立國說道:“我不是本地人,六年前才遷居到延陵縣的,我的家鄉,在遙遠的瓜州……”
劉蒙驚疑的說道:“什麼?你的家鄉在龐右道的瓜州?張義潮、張淮深你認識不?”
董立國挽起袖子,大家都清晰的看到上面數道深可見骨的疤痕,他們都是戰場出來的,一看就知道是戰鬥留下的傷痕。而且從結疤的情況來看,至少有十來年的時間了。董立國沉默片刻,最後悲苦的說道:“當然認識……以前我就在歸義軍裡面,跟著少帥張淮深殺吐蕃人,那時候,我一場戰鬥能殺十幾個吐蕃人……”
劉蒙舉起大拇指,由衷敬佩的說道:“董大人,你好樣的!殺吐蕃狗子一點都不含糊!我要是早生三十年,一定和你並肩作戰!”
董立國幽暗的臉色似乎恢復了一些神采,大該是想起了那些令人熱血沸騰的往事,當年的歸義軍,殺起吐蕃人來,那真的是砍瓜切菜,痛快萬分啊,可是不久以後,他的臉色又逐漸的幽暗起來,心灰意冷的說道:“那又能怎麼樣?後來,後來……唉,後來的事情,就不是我們英勇廝殺可以左右的,朝廷讓張大人入朝,從此就再也沒有回來……歸義軍……也漸漸的變了味道。現在的龐右道是回鶻人的天下,我有心無力,只好……唉!”
對於龐右道的這段歷史,劉鼎是聽艾飛雨和李怡禾詳細解說的。安史之亂時,唐朝徵調隴右﹑河西諸軍入援內地,吐蕃乘虛進攻隴右﹑河西,約在廣德二年(公元764年)或稍後攻陷涼州(今甘肅武威),大曆元年(公元766年)又陷甘州(今甘肅張掖)﹑肅州(今甘肅酒泉),唐移河西節度使治沙州。沙州和內地的交通被阻絕,但沙州人民仍堅守其地,直到德宗貞元三年(公元787年)才投降,從此沙州被吐蕃貴族統治六十餘年。吐蕃人在龐右道欺壓漢人,讓漢人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他們以為漢人是懦弱的,以為漢人是不敢起來反抗的,那時候的吐蕃人,在龐右道過的乃是神仙日子,直到有一天,他們終於發現自己錯了,而且錯的非常厲害。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漢族人民趁吐蕃勢力衰弱時,在張議潮的領導下舉行起義,趕走吐蕃鎮將,並遣使取道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梁素海東南緣)上表唐朝,報告沙州的歸復。接著,張議潮又遣兄張議潭攜瓜﹑沙﹑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等十一州的地圖﹑戶籍奉獻給朝廷,這表明河西地區又重為唐有。大中五年朝廷才得到表奏,決定在沙州置歸義軍,以張議潮為歸義軍節度使﹑十一州觀察使。鹹通初年張議潮又收復涼州,將這裡作為歸義軍的核心統治區。鹹通八年(公元867年),議潮入朝長安,行前命其侄張淮深主持歸義軍軍政事務,其時吐蕃勢力逐漸衰微,回鶻勢力暴漲,張淮深繼續抗擊回鶻的騷擾。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保持了歸義軍轄區的安定,可是,隨著張義潮的入朝,最終被朝廷羈押不能返回,歸義軍的實力就每況愈下,而且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自從張義潮走了以後,回鶻人就加緊了反撲和滲透,最終控制了河西走廊的大部分割槽域,就連歸義軍的核心控制區涼州,也被回鶻人滲透。如果說張義潮在的時候,河西走廊是歸義軍做主,那麼在張義潮被朝廷羈押以後,河西走廊就是回鶻人做主了。
至於朝廷為什麼要羈押張義潮,這是老問題了,明眼人都明白,就不解說了,董立國也是因此而心灰意冷,最終離開了河西走廊,遷居內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