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四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9章 馬(2),漢鼎,南海十四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但這些馬經過長途跋涉後損失慘重,到達玉門關時僅餘1000多匹。得到汗血寶馬的漢武帝十分高興,將“天馬”的美名賜予汗血寶馬。漢武帝還讓汗血寶馬等西域良馬與蒙古馬雜交,培育出山丹軍馬。

從此,中原的馬種得到改良,漢代的生產力和軍隊的裝備也因此大幅增強。慕容初丹和司馬長風討論中提及的大宛馬,顯然是指雜交後的山丹馬,不過由於大宛馬的名字比較好聽,比較高貴,所以很多人還是沿用了大宛馬的說法,其實雜交後的大宛馬,和純正的大宛馬,是有很多區別的。三國時期的名馬赤兔、絕影才是真正的大宛馬。

至於焉耆馬,則是大唐開國初年擁有的另外一種名馬。焉耆馬早在漢朝時,就在中原和西域享有盛名,隋唐時焉耆年產馬達10萬匹,焉耆馬有“龍駒”“海馬”之美稱。焉耆馬的身架緊湊適中,馬頭秀麗壯美,馬眼炯炯有神,放射出一種龍的神威,馬耳長立威風凜凜,鼻孔大有吞吐千里之勢,嘴顎寬有嘗百草之福,頸中等長,多為鹿頸,傾斜適度,馬背高長而挺平,馬胸發育適度。

焉耆馬比較大的特點是隻能在西域地區養育,到如今都無法引入中原,焉耆馬和中原馬種的雜交,都沒有培育出合格的品種來。因為地域上的限制,導致大唐在失去了西域以後,也就失去了焉耆馬。現在整個西域都在回鶻人的控制範圍之內,故回鶻人的主要戰馬,就是焉耆馬。

說焉耆馬是“龍駒”,是因為它善於賓士。一匹好的焉耆馬每天可行300公里。古時的驛站,從西域龜茲往長安傳遞訊息,用得是每天1200里加急傳遞,就是幾十匹焉耆馬接替傳遞,一匹馬飛速駕到驛站,另一匹馬接奏報飛速而去,要求奏報四天內必須到長安,而皇帝的命令也必須四天內傳到焉耆,從此焉耆馬聞名天下,稱為龍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江山如此多梟

南海十四郎

明末最強釘子戶

兇名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