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四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0章 (2),漢鼎,南海十四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揚軍參謀團隊,就連夜研究一些迫在眉睫的事情。
劉鼎的身體雖然不好,可是現在是關鍵時候,他必須硬撐著,做出最後的決定。
鷹揚軍現在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讓朝廷運作起來。準確來說,是讓除了皇帝之外的朝廷文武大臣,都運作起來,把鷹揚軍的意志,用朝廷的名義發出,從而達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效果。這就意味著,朝廷的官職,必須立刻完善,相當數量的人員調整,勢在必行。
唐沿隋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樣是國家最高的政務機構,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國家的政務,同時把原尚書省諸曹正式確定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六部下有司,部的首長稱尚書,副首長稱侍郎,各司正、副負責人稱郎中、員外郎。此後各省的名稱,還有官職的稱呼變化多端,但是基本的架構並沒有改變。
中書省與門下省同秉軍國政要,中書省掌制令決策,門下省掌封駁審議。凡軍國要政,皆由中書省預先定策,並草為詔敕,交門下省審議復奏,然後付尚書省頒發執行。在中唐之前,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權力,才是最大的,它們是國策的設計者。但是,黃巢起義之後,這一點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黃巢起義以後,由於朝廷屢次出逃,大量官員半路被抓或者被殺,下落不明的也不在少數,大量的機密檔案,甚至是前朝皇帝的靈牌,都損失殆盡,導致中書省和門下省的功能,幾乎荒廢,基本上被六部直接取代。事實上,由於朝廷控制區域越來越小,地方諸侯根本不聽朝廷的,所以,的確沒有什麼軍機大事需要研究,中書省和門下省存不存在,也沒有什麼要緊了。
當然,檢校中書令、檢校左僕射、檢校右僕射、檢校侍中之類的官職,還是很多的,例如李克用就是檢校中書令,朱溫乃是檢校侍中,陳敬暄乃是檢校右僕射,張淮深是檢校左僕射。只是,在官職的面前,加上檢校二字,說明這個官職是虛銜,不能真正的行駛權力。
現在,鷹揚軍要重新建立中書、門下兩省,這將涉及到非常龐大的人事安排。首先,中書令、中書侍郎、侍中、門下侍郎等人選,就不容易確定。這些人必須來自鷹揚軍,才能保證鷹揚軍的利益,不會受到侵害。但是,鷹揚軍如果全部使用自己的人,必然導致天下群雄的反擊,極有可能變成董卓。鷹揚軍要學曹操,不能學董卓。
當然,萬事開頭難。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情都是先易後難。鷹揚軍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調整六部尚書。六部尚書才是真正執行政令的機構,在沒有中書令和侍中的情況下,六部尚書就是真正的長官,有大事,各部尚書商量著辦,也不是不可以的。尤其是在現在這個過渡階段,六部尚書的地位越發突出。
崔沆的戶部尚書職務,明顯是不合格的,他連詔令都草擬不好,更不要說執掌戶部了。禮部尚書孔緯,工部尚書杜讓能,都是朝廷臨時任命的,好像抓壯丁一樣,抓來使用,到底有沒有足夠的才華勝任這個職位,還完全是未知數。現在朝廷六部當中,最稱職的,恐怕只有刑部尚書孫揆了,偏偏他是和鷹揚軍的矛盾最深的。
鷹揚軍早有預謀,全部使用鷹揚軍的人員,例如崔碣、王承顏、竇浣、劉崇龜、劉崇魯、歐淡圭、徐雲虔、盧觀影等人來取代這些尚書,只是,這個調整需要一個過程,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引起天下諸侯的圍攻,萬一搞成董卓那樣,劉鼎麾下又沒有呂布那樣的牛人,就麻煩了。況且,就算有呂布在,最後董太師還是一樣要撤出洛陽。前車之鑑,不可不慮。
因此,劉鼎決定,首先挑選合適人員出任吏部尚書。
天下六部,吏部居首。吏部掌管天下人事,乃是六部的基礎,六部的權力核心所在。掌握了吏部尚書,就等於基本上掌握了六部。一番簡單的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