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四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2章 (3),漢鼎,南海十四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條不紊。要是鷹揚軍騎兵上來就猛衝猛打,耶律撒刺反而放心,因為如果是那樣的話,說明鷹揚軍想要快速結束戰鬥,不想和契丹騎兵糾纏,這樣,契丹騎兵就有戰勝對方的機會了。
偏偏鷹揚軍做好了和契丹騎兵打持久戰的準備,讓耶律撒刺覺得甚是不安。
數年前,耶律阿保機可以用一萬的騎兵,就在中原地區來去如風,無論是宣武軍還是鷹揚軍,都抓不到契丹騎兵的影子。即使面對兵力數倍於自己的鷹揚軍,契丹騎兵考慮的,根本不是勝利的問題,而是如何將戰果擴充套件到最大的問題。
但是現在,幾年的時間過去,鷹揚軍的騎兵隊伍,也如此雄壯了。根據情報顯示,鷹揚軍的騎兵總人數,居然接近了十萬人,這對於任何的遊牧民族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令人震驚的數字。如何一個遊牧民族首領,在這個巨大的數字面前,都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考慮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一直以來,在騎兵的問題上,慣例都是漢人缺馬,遊牧民族缺人。漢人擁有大量的人口資源,只要解決馬匹的來源問題,兵員是絕對不會缺乏的,無論在戰場上損失多少,馬上就可以彌補回來。倒是遊牧民族的人口增長數量緩慢,人口基數少,如果損失的人口比較多,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彌補回來。
當初在王滿渡決戰中,突厥人就遭受了大量的人口損失,結果到現在都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培養一匹戰馬最多隻要三年的時間,但是養育一個善戰的騎士,卻至少需要十五年的時間。由於衛生條件差,遊牧民族的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往往要比漢人的孩子經歷更多的病痛,一不小心,就會夭折。比如耶律撒刺自己,生了十幾個孩子,最終活下來的,只有七個而已。
從鷹揚軍騎兵出現的情形來看,他們在和突厥人的戰鬥中,顯然是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他們計程車氣顯得非常的高漲,面對列陣的鷹揚軍騎兵,也大有滅此朝食的氣勢,那林立的馬刀,不經意的透露著凜冽的寒光。在這樣的氣勢面前,耶律撒刺情不自禁的再次皺了皺眉頭。
韋國勇不是好對付的人。
他的用兵方法,就和自己一樣,講究穩重,講究粗略,講究按部就班,有條不紊。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要比楊鷺颯還難對付。
楊鷺颯的用兵方法,喜歡劍走偏鋒,喜歡飄忽,固然能夠給敵人造成巨大的損害,但是一旦遭遇真正的對手,劍走偏鋒就很難取得機會,最終一番較量下來,失敗的往往是喜歡劍走偏鋒的人。耶律撒刺深信,如果是自己對陣楊鷺颯,一定不會給他找到一擊必殺的機會,只要堅持下去,楊鷺颯就不得不撤兵。
然而,對於韋國勇來說,耶律撒刺就沒有充足的信心了。兩個用兵方法基本相同的人,都將古老的兵法發揮到了極致,短時間內想要分出勝負,是不可能的。這時候考究的,更多是整個軍隊的實力,整個軍隊高層的策略。耶律撒刺和韋國勇的對抗,乃是契丹人和漢人整體力量的對抗,註定了是要曠日持久的。
耶律阿保機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因為自從韋國勇出現以後,鷹揚軍的反擊,顯得更加的猛烈,更加的富有體系。契丹騎兵雖然勇猛,奮不顧身的衝擊鷹揚軍的防線,可是除了給鷹揚軍造成一定的損失之外,根本無法觸及防線的實質。繼續衝擊,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無論往堅固的石頭上砸多少的雞蛋,石頭都不會有太大變化的。
“撤!”
耶律阿保機心有不甘的下達命令。
契丹騎兵緩緩的撤回本陣。
初步統計傷亡數字,竟然損失了三千多人,其中還有四個千夫長。
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契丹騎兵就損失了三千多人,實在是令人咂舌。在過去的戰鬥中,契丹騎兵還從來沒有損失過這麼多人呢!當初耶律阿保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