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十四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3章 (2),漢鼎,南海十四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593章 (2)
楊晟鶴不是劉鼎的本家,而是楊若蘭的本家,是楊若蘭的叔父。楊若蘭原來是劉鼎的妻子,是大齊國秦王殿下的王妃,楊晟鶴自然成了秦王殿下的叔父。後來黃巢兵敗,多人被殺,只有楊晟鶴逃到福建,勉強存活下來。後來劉鼎搜尋楊若蘭的家人,才將他找到。
這當然不是好人選,連楊晟鶴自己都覺得不是好人選。
可是在目前,就親戚關係來說,只有楊晟鶴是最接近的,也是最合適的,除了他,實在是沒有別人了。
劉鼎說道:“好吧!就請他到洛陽來吧!”
慕容初丹說道:“那我就派人通知他準備了。”
劉鼎點點頭。
納徵之後,婚事便正式進入籌備階段。於是兩家便商量何時嫁娶,即所謂“請期”。由男方選擇吉日良辰,便將此日期通知女家,讓女方做好準備。可見,婚期決定權在男方,“請期”不過是謙辭。
就新帝國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所謂的請期,應該就在劉鼎登基典禮那一天,白天舉行登基儀式,晚上洞房花燭夜,也算是雙喜臨門。當然,也有人建議分開來舉辦,這樣就可以慶祝兩次,提升國民的喜氣。
現在這件事情還沒有最後決斷下來。
舉行兩次固然熱鬧,吃吃喝喝,很多人都樂意,卻不符合新帝國奉行節儉的宗旨。
劉鼎本身沒有什麼親人,李思妍的親人也不多,這就意味著,無論是開國大典,還是皇帝娶親,參加婚禮的都是同一撥人,都是鷹揚軍的各個階層,還有來自各個地方計程車紳百姓代表,實在是沒有必要搞兩次。
張全義的觀點是最鮮明的,他上書明確指出,與其舉行兩次大典,不如將其合併到一起,然後省下費用來興建尚未竣工的白金漢宮。按照他的計算,若是兩個典禮集中到一起籌辦,至少可以節省十萬兩白銀。財政大臣唐嫣倒是沒有什麼意見,她已經提前準備好相關的資金了,不過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她還是附議張全義的表狀。
部分鷹揚軍的高階將領,考慮到戰事還沒有完全結束,也建議一起辦,這樣他們就不用兩次離開前線。在劉鼎登基的時候,鷹揚軍在南詔國、西域的戰事,都還沒有完全結束。尤其是西域的戰事,正在緊張的籌備階段,好像王彥章、葛從周等高階將領,連續兩次離開前線,的確會延誤戰機。
況且,劉鼎舉行登基儀式,還要召回那些遠在萬里海外的大臣,好像秦邁、柳隨風等人,由於路途遙遠,要他們來回跑兩趟,實在是太辛苦了。此外,好像薛檀雅等商會會長,經營的都是海上貿易,一旦船入大海,就很難收到訊息,她們只能在岸上等。典禮分開兩次,就會耽誤她們的生意。
因此,總體上的意見,是傾向於一起辦。
當然,這個需要劉鼎拍板決定。
劉鼎想了想,說道:“你和蕭遘等人溝透過沒有?”
慕容初丹說道:“初步的日子,選在明年的三月初三,但是尚未最後決定。”
劉鼎說道:“若是三月初三登基,你這邊忙得過來嗎?”
慕容初丹說道:“可以。”
劉鼎點點頭,說道:“那好,婚禮和登基典禮一起辦!”
於是,此事就被決定下來了。
喜上加喜的訊息,很快就傳遍了大江南北,大洋兩岸。
最後是“親迎”。
即成婚之日,由新郎率人去女方家迎娶。
由於帝王至高無上,所以往往由大臣作代表至皇后家“親迎”。
慕容初丹說道:“屆時,竇浣將代表殿下前往迎親。”
劉鼎說道:“好。”
竇浣是三朝元老,名望很高,他代表自己前往迎接李思妍,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