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節,與權臣為鄰,霧十,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是要把先帝置於不懂得感恩的地步嗎?!”
大帽子誰不會扣啊,神宗在有了明顯的搶手幫忙之後,嘴皮子也可以變得很利索,私底下練習了不少,如今正臨場發揮的用上了。
“臣不敢。”
搬出來文帝,自然是誰也不敢在挑事了。
但也有聰明的,想要曲折繞過文帝,來繼續討論漲租的事情。雖然契約上確實是說謝介可以隨時漲價,但這麼不斷的上漲也真的說不過去。他謝世子一不愁吃而不愁喝,在國家將亡的節骨眼上,要那麼多錢是要幹什麼?
正在神宗不知道該如何耍賴回應的時候,八百里加急的金字牌疾腳遞到了。
事關南京戰情,那是不管是不是在上朝都可以送上來的。報信人明顯一臉喜悅:“官家,南京大捷啊!”
“!!!”這才是真正的舉朝震驚,確定是捷報?真的贏了?怎麼贏的啊天。根本沒有人對此抱有過期望,缺反而給了所有人一個意外之喜。
大長公主的信裡明確說了,謝介送過去的錢糧幫了她大忙。哪怕大長公主虛報了她兒子的重要性,但謝介的錢也肯定得實打實的送過去才能有這個說法。
神宗揚眉吐氣:“剛剛是誰問朕豚兒要那麼多錢做什麼來著?”
作者有話要說: 南京應天*:宋朝的南京,並不是現代的南京,而是商丘古城。簡單來說就是,故事裡蠻人和大啟打來打去,其實始終只是在河南省內來回去23333不要說長江了,它連沒有暖氣的地方都沒打到【喂】大長公主如今是離東京雍畿比較近,而不是江左。謝介是個地理盲,連國家有多少個行政區都說不清楚,雖然知道南京這個詞,實則對南京到底在哪裡,根本沒有一個實質概念。
被雷劈死的蠻將:這個是我胡扯的,宋朝並沒有這事2333不過我記得我以前看過一個野史,在其他朝代確實有騎在馬上被劈雷劈死的,那鐵甲裝備,天然的避雷針。
第39章 第三十九份產業:
朝堂之上,無一人敢接神宗的話。
實在是鎮國大長公主這打臉的時間選的太過微妙。早一點,識時務的肯定連提都不會提謝介漲租的事;晚一點,等已經鬧的天下皆知了,謝介本就不怎麼光鮮的名聲直接就臭了,哪怕等來了反轉也再沒有任何意義,歷史上因為謠言而被坑死的人還少嗎?屆時又是法不責眾,得罪了大長公主也沒什麼可怕的,她總不能報復全天下的人。
但偏偏這個反轉就發生在謠言還沒有擴散開的朝堂之上,對謝世子心懷憤恨的差不多都已經站出來表達過了不滿,神宗別的不行,記仇特別在行,等日後和大長公主告狀時,肯定不會漏下任何一人。
而如今“挺身而出”的同僚,在反轉之後,也未必會同仇敵愾的一起造謝介的謠,肯定會有頭生反骨,“腦子不好”的要堅持正義,那堅持散播的人勢必會成為大長公主的眼中之釘。
這年頭想當個“普通”朝官怎麼就這麼難呢?
想的如此卑鄙的肯定是少數,大多數人此時更加關心的還是大長公主到底是怎麼贏的。包括在朝堂上目前還不怎麼開口說話的聶太后,她第一次出聲催促了送信的人,讓他快點念一些信上的細節。
朝臣對聶太后的參與感也是逐漸增加著忍耐力,好比如今他們就不覺得聶太后不該存在於朝堂上,反而很感激她說出了所有人著急的心聲。早晚有天大家會徹底習慣太后的存在。
——這信使倒是快說呀,沒看大家都翹首以盼嗎?
信使不是不想說,而是軍報裡寫的很有限,也很含糊,有不少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春秋筆法,他本身也沒有見到那場戰爭,他就是個送信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欲知後事如何,只能等大長公主回來,親口還原最真實可靠的現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