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初露鋒芒(二)
柴宗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初露鋒芒(二),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柴宗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吵吵嚷嚷地發表著自己的觀點,只有一個手持大斧的大漢一言不發。回想著白波軍的所作所為,再看看劉辯這一段時間的舉動,他突然有些後悔答應幫楊奉在白波軍裡作戰了。他想去河內,見一見小皇帝,看他是不是真的能帶來點希望。
白波軍營帳裡在爭執,董卓營帳裡也免不了這個問題。李傕郭汜主張分兵幾路,他們覺得以西涼軍的勇武,隨便抓一路“劉辯”不成問題。只要抓到手,就知道是真是假了。徐榮胡軫認為還是應該儘快到達洛陽,對小皇帝大可不必過於在意,樊稠等人也各有各的想法,一時之間誰也說服不了誰。
董卓被諸將的大嗓門吵得有些頭疼,就問旁邊的李儒:“文優,依你之見,我們該如何行事?”
李儒輕蔑一笑,自信地說:“此事容易,小皇帝故弄玄虛,無非是怕我們真的抓到他,想引誘我們分兵,然後他可以以逸待勞各個擊破。但是他就一萬多人,此舉不過是拖延時間罷了。依我看,小皇帝一定是想離我們越遠越好。那我們完全可以加速翻過王屋山,繞過箕關沿沁水直奔溫縣。我想,他應該就在那裡。”
“好!傳令全軍,改道王屋山,全速前進,進發溫縣!”董卓大聲命令道。
“喏”眾將答應道。
與此同時,白波黃巾也作出了反應,他們決定沿王屋山北麓進入河內郡後,再分兵幾路,搜尋小皇帝的真實蹤跡。他們相信,應該可以抓住真正的小皇帝。不過這兩家不知為何,計劃行進時眼裡只有劉辯,沒有對方,這也導致他們的行進路線高度重合,遭遇已是不可避免之局。
而劉辯等人也及時把新的計劃通知了曹操,讓他改去王屋山北麓,見機行事。
一場混戰,即將展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