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章 紙的用處,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柴宗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快,蔡璟就帶著劉辯和劉協來到了他們這幾天試驗的地方。

各種各樣的工具,瀰漫在空氣中的味道,以及已經出現的一些成品……都讓劉辯和劉協兩人驚奇不已。倒不是說他們沒見過紙,畢竟之前漢和帝劉肇時期,宦官蔡倫在京師洛陽任尚方令期間。經常到洛陽近郊收集製作材料,創造了以樹藤、麻頭、破布、舊漁網為原料的新式造紙術。這一方法後來從都城洛陽向其他地區傳播。蔡倫也因此得到漢和帝的賞識,被封到洋縣為龍亭侯。

劉辯和劉協身為皇家子弟,紙用的還是比較自由的,見過的也多,只是蔡璟這次造的紙比他們之前見過的還是要好很多。要知道蔡侯紙質量已經很好,質地細膩有韌性,更加有利於書寫。也輕便,不像竹簡一樣笨重。除了造起來麻煩,成品少只有豪門大戶才能經常使用以外,幾乎沒有缺點了。但是看蔡璟這架勢,難不成……

“是的,新研究出的紙比蔡侯紙更有韌性,還更美觀。”蔡璟拿出一張紙,向大家展示著。新紙紙質綿韌,手感潤柔,紙面光滑平整,厚薄均勻,色澤鮮明。相比於蔡侯紙,確實變得白淨精緻了些。劉辯倒吸了口氣,不確定地問道:“二弟,這紙,不會比蔡侯紙成本更高更難製作吧?”

“好問題!”蔡璟笑道,“這個問題,請子邑兄為天子解惑吧。”

只見一直默默站在後面的那個年輕人上前來行禮:“東萊左伯左子邑見過陛下、渤海王。”劉辯喊起後,左伯便介紹起了新紙的製作過程。在左伯的講解中,劉辯和劉協也知道了,原來左伯用的材料主要是樹木、竹子、蘆葦、桑皮之類的,隨處都能找到,不怎麼值錢。相比於當初蔡倫改良的造紙術用的藤料或麻料,確實是更加便宜。而且這些材料更容易加工,大大縮短了造紙的時間。由於有桑皮和竹子的加入,更是極大地改進了紙的質量……等等好處讓兄弟倆不禁激動起來。

“大哥,這紙若是真的能廣而用之,那對於天下讀書人習字作文是個大好事啊!”劉協感嘆道。

“不僅如此,許多典籍由於數量太少,難以流傳被天下讀書人所讀。若是有了足夠的紙,將這些書復刻到這些紙上,賣給需要的人。那麼這些讀書人也一定可以有更多的書可以看。”蔡璟也說道。

“確實很好。不過皇家藏書多以律令圖冊為主,百家經典尤其儒家的相對較少。我看琰姊這幾天已經把侯府藏書裡她感興趣的部分幾乎看完了。剩下的也不知道適不適合儒生們。而那些典籍,大部分又在世家手裡。”劉辯有些擔心。

“大哥不必憂心,山人自有妙計。”蔡璟狡黠地笑著,活像只小狐狸。

“什麼意思?”眾人還沒太懂。

“沒事沒事。”蔡璟連忙擺手。唔,還是等自己把印刷也搞出來再說吧。至於世家手裡的典籍?恐怕還得想想辦法……要不讓姐姐出馬?

劉辯見識過了新的造紙方法與成品,非常開心,對從青州遠道而來的左伯也很讚賞,問了些有關青州的情況,然後便任命他做秘書郎執掌皇家藏書與造紙工作,左伯高興地領命。

此間事了,童淵和左伯也都離開了。劉辯三人正想回侯府前院去,卻看到蔡府的僕從匆匆趕來,見到蔡璟便上前行禮說道:“公子,大人讓你晚上回府,他有事問你。”

“嘶!”這次是蔡璟倒吸一口涼氣。蔡邕他們來到河間後,劉辯就給他們找了一個新的府邸。不過蔡璟倒是一直住在解瀆亭侯府內,蔡邕沒事也不會特地找他回去。這次……難不成是因為自己又做菜還送給他了?天可憐見,他只是孝敬了一下父親而已,高興之下把父親的禁令給忘了,樂極生悲了屬於是……現在跑路還來得及嗎?

劉辯和劉協看著蔡璟臉上的表情變換,想笑,但是繃住了。劉辯說:“二弟莫要擔心,為兄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