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5章 用人不疑?,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柴宗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辯回頭看到蔡璟一臉糾結的模樣,拍了他一下,奇怪問道:“你小子想什麼呢?臉上的表情像是更衣更不出來似的?”

更衣在這時候的意思不是換衣服,而是……拉屎。蔡璟便一臉嫌棄地看著劉辯:“大哥你是天子誒,這麼粗俗可不好。”

“打到你就行。”劉辯笑嘻嘻地說:“二弟,你到底在想什麼呢?大哥也想聽聽。”

“大哥,讓曹將軍獨立在外,真的不會有離心離德的危險嗎?我之前會不會想的太簡單了?”蔡璟有些憂心忡忡,曹操也許不會變,但是手下若是有許多攛掇的人,讓他不得不變,那該怎麼辦呢?到時候又是內鬥,對整個大漢也不是一件好事。

“小璟是在自責嗎?”劉辯看著憂心的蔡璟,安慰道:“其實你一直在為我著想,我都是知道的。但是僅憑我們的力量,一定是不足以光復大漢山河的。所以才需要大家的幫助,需要大家的力量。”

“可是……”蔡璟還是有些擔心。

“小璟,你知道孝武皇帝的故事吧?他一輩子都在鬥。與丞相鬥、與太后鬥、與外朝鬥,到後來,更是因為心中的猜疑而與皇后和太子都生分了。孝武皇帝是多麼雄才大略的君主,最後卻不得不接受一個孤家寡人的局面,這或許就是雄主的可悲之處嗎?”劉辯像是在問蔡璟,也像是在問自己,又或者像是在問著別的什麼人,為了做一個那樣高高在上的皇帝,要失去周圍所有親近的人,值得嗎?

蔡璟深受劉辯話語的觸動,他想起了後世大火的一部電視劇,《琅琊榜》,裡面的靜妃那句有名的臺詞,“當年的父子之情、夫妻之愛、兄弟之道、君臣之義,全數都是消磨在陛下的無端猜忌之中的嗎”。裡面的梁帝和漢武帝也有些像,只因為一念猜疑便揮下屠刀,殺盡了七萬赤焰軍。而他的疑心也促使他成為了孤家寡人。可是帝王當真能不多疑嗎?這可是至尊之位啊,會有多少人對他虎視眈眈,而王座上的人……

“小璟,我不敢想象孤家寡人的日子有多難過。一個獨夫就算再厲害,又有什麼樂趣呢?你知道的,我不被父皇喜歡。最初坐上皇位時,身邊除了你和小弟,我甚至都不知道該和誰交流。祖母不願見我,母后忙於政事,舅舅不可一世,群臣各懷心思。在這樣的環境裡,是你們給了我希望。還有蔡師、孟德、元皓、公與、子尼他們,都在我最艱難的時候不離不棄。如果以後我們重興大漢了,我卻開始疏遠甚至猜忌你們這些與我一起走來的人,那我也不配得到你們的擁護,得到天下的認可了。”

“當然,你放心,我並不是要做一個傻子。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我的人,我會始終記得他們的好。而在這之後阿諛奉承巧言令色之輩,我自然也不會相信。如果我真的昏庸無道,就算是被你們廢立,我也無怨無悔。”劉辯的話語聽起來雖然有些過於理想化,但是還是充滿著真情實意。其實劉辯很想把繡衣使者的存在告訴蔡璟的,但是思慮再三他還是忍住了,因為,他害怕蔡璟等人敬畏他遠離他,他害怕孤獨。

“大哥,你不要這樣說。我明白你的想法了。”蔡璟明白了,劉辯的心裡並不是只有巍巍皇權,他更在意的,是情感,是心意。原來自己一個現代人,有時候還不如古人活的通透。他鄭重地向劉辯拜謝道:“兄長金玉良言,使我茅塞頓開。弟相信,兄長有如此胸懷,一定能再現光武佳話。”劉辯忙扶起蔡璟,嗔怪道:“你呀,不要總是胡思亂想就好啦。我若是光武,你一定是我的鄧仲華(鄧禹)。”兄弟倆這才盡釋心懷。

大軍休整得差不多了,準備返回河北時,劉辯也宣佈了對曹操等人新的任命,除了曹操和荀彧外,郭嘉任鎮東將軍長史,夏侯惇和曹仁張合都升任偏將軍,曹洪任裨將軍。生性謹慎的曹仁也被曹操推薦,作為虎牢關守將。而徐晃也從偏將軍升任鎮軍將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