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經營冀州,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柴宗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麴義不禁氣的大罵韓馥無能。他帶兩千人連張遼和徐晃接近兩萬人都打退了,他韓馥竟然躲在城裡還能被兩個文人說得投降,真是廢物啊廢物!暴怒的麴義沒有選擇攻城,也沒有選擇投降,而是轉身帶著手下士兵向南進發。他要趁河間軍沒有阻攔能力的時候離開冀州,帶著手下精銳投奔一方諸侯,將來一定砍了韓馥這廝狗頭以洩心頭之恨。

田豐看著麴義離開,也沒有阻攔。他知道麴義的脾氣,非常傲氣,不是那種隨便就能臣服的人。尤其是剛剛河間軍還被他打敗,想要讓麴義向弱者低頭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隨他去吧,早晚會在戰場上擊敗他的。田豐對自家軍隊很有信心。

刺史府內,剛剛發生過一場驚心動魄的事情,田豐和沮授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突然冒了出來,表示要和韓馥談談。韓馥好歹是一州刺史,哪兒能受這委屈,當即要喊侍衛將二人就地正法。可惜等來的是一把橫在脖子上的劍,正是保護田豐沮授前來的史阿拿住了韓馥。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了,本來信都城內的守衛力量就不足,唯一能打的大將麴義還在外面進不來,韓馥又是個沒主見的,在劉惠等人的勸說下,最終還是選擇了投降。

韓馥的手下中大部分也選擇了投降,少部分人覺得自己一開始的計策不會被劉辯所容,又不是冀州本地人,自然也選擇了離開,如郭圖辛評等。不過出人意料的是,辛評的弟弟辛毗卻沒有走。他和哥哥的看法不同,他覺得天子才是最有可能成事的人,他要留下來輔佐天子。

兄弟倆的這一次分道揚鑣,在最後成就了兩種不同的結局。

劉辯和劉協等人在田豐和沮授控制住了信都城後,也啟程來到了信都。這裡是冀州府治所在地,也將成為劉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大本營、根據地所在。不過樂成畢竟是河間王國首府,意義也很特殊。劉辯想了很久,還是留下何鹹任河間國相,讓他按照既定的謀劃守好河間國。調養過身體的何鹹也知道這是天子表弟對自己的信任,也沒推辭,保證一定為天子守好故國。除此之外,劉辯出人意料地任命畢嵐為解瀆亭侯府的管事。畢嵐之前總擔心天子能不能接納自己,現在也放下心來,專心為天子守衛侯府起來。

冀州易手後沒幾天,蔡璟也帶著趙雲童淵從豫州回來了。小兄弟三個再見面雖然只隔了十幾天,但是總感覺像是做夢一樣不敢相信。原本他們剛從洛陽出來的時候,只不過是才擁有河間等三個郡國,而現在,經過幾個月的努力,他們已經實際控制了冀州,幷州和幽州也是支援著自己。三州在手,雖然多有苦寒之地,但是再也不是幾個月前連性命都要擔憂的地步了。

現在最重要的,是對手下臣子的安排與封賞了。這些事劉辯其實與劉協和田豐沮授蔡邕已經商議的差不多了。不過他還是想再與蔡璟再說一次,同時還有他自己的封賞,也要讓蔡璟自己提。劉辯總覺得蔡璟對自己而言是意義不同的,是常人比不了的那種重要。因此他在這種事情上也一定要讓蔡璟充分表達意見。

蔡璟覺得自己目前除了勸和豫州的功勞以外,也就製造精鹽這一項事情算了。如今和甄家的合作已經鋪開了,甄家人的經商能力還是可以的,每月的收益倒也不少,對朝廷而言也是好事。現在他對劉辯的寵信已經習慣了。不過他還是說道:“大哥不必這樣的,朝廷裡的官職決定各位先生已經安排很妥當了,我也沒有什麼別的想法。你也不用擔心別人說你刻薄寡恩,誰敢說我就讓童爺爺打他。”

蔡璟難得的幼稚話語讓劉辯和劉協也忍不住露出笑意。劉辯笑著對蔡璟說:“二弟這話倒更顯得我更小氣了。罷了罷了,冀州各地的封賞我就不問你了。蔡師這次的官位不好升,那你的官職就該升一升了。”不升不行啊,進了冀州以後總有人想著把自己的兩個弟弟弄出去做官和就藩,估計是想剩下自己一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