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關鍵問題,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柴宗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協想的比較快,他首先開口說道:“二哥,根據你剛才的提示,我也想了想大漢這四百年間的這些世家大族。我覺得這些人的來源有這麼三種。一個就是開國功臣延續下來的,一個是‘四世三公’袁家那種官員們世代相傳,還有就是咱們皇家的外戚。尤其是光武皇帝之後,有時候他們佔據的權位太多,手下又有國家大半的土地,實在是對皇帝的一大威脅。”

蔡璟點點頭,表示劉協說的沒錯。劉協這思考速度與反應確實很快了,就好像他已經研究了很長時間一樣。正如他所說的,不論是“赤帝之子”劉邦建立的西漢還是“大魔導師”劉秀建立的東漢,都逃不過世家大族對皇權的轄制。說到底這些家族無論是有軍功還是連出人才亦或者是與皇家聯姻,他們都是宗法封建性的統治階層,都具有政治上的統治性和經濟上的壟斷性。

這一點才是最關鍵的問題,畢竟蔡璟也非常認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個道理。光武皇帝劉秀之後,豪強地主與世家大族兼併土地的手腳可是一直沒停過,要不然也不會有在光武帝這個開國之君還在的時候,就整一出“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的事情了。皇帝能不知道嗎?連當時12歲的的明帝劉莊都知道不能認真核查土地的原因。

只是皇帝管不了,他也不能管。因為在做這種土地兼併事情的,就是自己身邊的那群功臣外戚,管了傷情分,不管傷本分。在從皇帝到功臣都還算清醒的時候,他們還可以稍微克制,對大漢影響相對較小。可是如果承平日久,這些人基數變大腦子也不清醒,那這大漢的根基也就會在這種黑手下逐漸被侵蝕。最終在越來越嚴重的壓迫與剝削下,逼得活不下去的下層民眾揭竿而起,給了行將就木的大漢重重一擊。

劉協還是懂啊,不愧是歷史上雖然做了傀儡皇帝但還是時不時能折騰一兩下的人,眼光和悟性還是到位的。不過這時候,劉辯也給了蔡璟一個驚喜。劉辯聽了劉協的分析,眼睛一亮,似乎是有了什麼想法,趕緊提了出來:“我覺得小弟說的很對,這些人確實一手幫助咱們皇家開創了基業穩定了國家。但是等到天下太平,他們反倒成了最大的敵人,實在是棘手。當然我覺得還有一個不得不說的方面,就是讀書。我總覺得,不論是用什麼方式選拔用人,最後都會變成世家大族們的囊中之物。原本我還沒有想過為什麼,現在想想,也許是因為只有他們有機會讀書吧?那像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的儒家,會不會也有一些問題?”

絕了,果然是因為歷史上董胖子沒給劉辯發揮的機會嗎?蔡璟覺得劉辯真的是有點大智若愚的感覺了。他看這問題的角度與深度更獨特也更深入,這下加上之前劉協的答案,可以說,在蔡璟還沒開口解釋的時候,自家兄弟倆已經把各個方面的問題都分析到了。這也省了蔡璟挺多的時間。

“大哥和小弟想的已經很多很全面了。”蔡璟說道,“大漢如今面臨這樣的困境,無論是桓靈二位先帝甚至是再往上幾代,都是有一定責任的。畢竟世家、外戚,以及孝和皇帝時候開始發展的宦官勢力無休止的爭鬥,把大漢弄得烏煙瘴氣。這些咱們都懂,還有剛剛大哥說的儒家,也可以看作是特殊的世家,他們的加入把大漢弄得更亂。但是勢力越多,解決起來越容易各個擊破。有些解決方法,就是為他們而準備的。”

“二哥說的解決方法……難不成你是想是限制這些人的土地田產?”

“或者二弟是想限制世家大族入朝或者去各地任官的數量?”

蔡璟擺擺手,說道:“大哥和小弟所想的辦法,都有些治標不治本。我覺得,在這些世家之中,有文化的流氓最難對付。畢竟在大漢的歷史上。只靠軍功和官爵傳承的世家過不多久就會湮滅在長河之中。只有擅長家學與典籍的家族才能長久傳承。而這些家族最擅長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