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章 到底誰在謀逆?,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柴宗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城內,李儒總算把樊稠和張濟兩人勸解開了。但是兩人一開始誰也不服誰的行為還是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偏偏此時,蔡璟帶著趙雲張遼等人以及會合的大軍也來到了長安城下。這讓李儒有些緊張,不過在看過敵軍情況之後,李儒哈哈大笑,心中也放鬆下來。

原因無他,只因蔡璟此次帶的軍隊太少了,加上張遼、趙雲以及趕來支援的田豐所派幷州軍宋憲、魏續兩部,也不過一萬餘人,連兩萬人都沒有。放到別處,一兩萬人或許還是會被別人忌憚的一支力量。但是在這長安堅城之下,兩萬人確實不夠看的。如果蔡璟選擇強行攻城,那麼西涼軍就算火拼之後也剩下了四五萬人,守城綽綽有餘。因此李儒並不是很擔心城防。照常安排之後,他還是把重心放在防範樊稠與張濟兩人身上。

畢竟樊稠還算與自己關係密切,就算是拿了功勞與自己也算有幫助。可是這張濟無緣無故來插一腿,就讓人很是不爽了。思來想去,李儒覺得還是先下手為強,趁著現在張濟與樊稠剛剛停手的時機,想辦法把張濟這一方勢力吞掉,然後再用合二為一的軍隊消滅城外的朝廷軍,這樣不但可以一掃之前關中大敗的陰霾,還能反手打朝廷軍一個耳光,就很不錯。

當然,李儒也考慮過萬一失敗該怎麼辦的解決方式。思來想去,最好的方法還是用小皇帝劉珪拖住,等待岳父那邊派人援救了。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岳父應該會看在孩子的面子上來救自己的吧?李儒有些不確定地想著,嘆了一口氣,罷了,盡人事聽天命,還是先把眼下長安城內的事情處理好吧。李儒隨即離開長安宮,向樊稠的駐地行去,準備與樊稠一起謀劃一下這個方案,

李儒與樊稠在商議如何吃下張濟軍隊以增加實力。而張濟這邊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倒不是說張濟發現了什麼,他只是一種直覺,覺得李儒和樊稠兩人一定會對自己不利,於是他還是抓著荀攸不放,想讓荀攸給準備好應對之策。畢竟荀攸是張濟難得遇到的肯與自己結交的文士,又是潁川荀家的人,張濟覺得可得好好把握這個機會。

荀攸倒也不推辭,他本來就打算著攪亂局勢,身為內應幫助蔡璟把長安城拿下。這張濟由於根基最淺,在西涼軍中對關東之人態度最為親和,也最沒有腦子。荀攸覺得自己還是可以利用甚至爭取一下的,當然自己也不能做的太過明顯。思來想去,荀攸對張濟說道:“將軍,此時長安城內李儒與樊稠已經是聯手的狀態了,我們如果處於被動狀態,必將被他們慢慢消磨。為今之計,在下覺得我們還是主動出擊,掌握先手的機會為好。”

“掌握先手的機會?可是荀先生,我們現在在這長安城裡,城外還有偽帝劉辯的軍隊在那看著,我看我們很難有機會啊。”張濟雖然是一介莽夫,但也是能看懂眼下局勢的。他有些後悔,雖然趁著混亂的時候來到長安城,也收穫了一些戰利品,順帶還被小皇帝封了個立義將軍的官職,但是眼下的困境一個弄不好,就會讓自己顆粒無收。想要保住這一切,還得讓荀攸想辦法。於是張濟也不管那麼多了,連聲催促著荀攸想想到底該怎麼辦。

荀攸想了想現在周邊的局勢,還有城外蔡璟偷偷派人傳進來的訊息,便“忽悠”張濟道:“將軍不要著急。我有一個逼著李儒先自亂陣腳的方法。只要李儒先露出破綻,就是將軍的機會。”

“什麼方法?能把李文優都騙過去,那先生這辦法應當不錯。”張濟一聽荀攸有好辦法,內心也安定下來。他現在有些好奇,荀攸到底想怎麼做。荀攸也不廢話,直接便說了說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在樊稠與李儒驚疑不定的目光中,張濟帶人進了小皇帝“劉珪”的寢殿中,很長時間才出來。中途李儒和樊稠本想探查一番張濟到底要說些什麼,結果很不巧的是,張濟竟然有佈置人手在外面警戒。李儒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