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拿下青州(下),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柴宗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另一邊,劉辯和太史慈也等來了他們的獵物。

趙雲一路帶兵逃竄,愣是沒讓管亥追上,把管亥氣得更是失去理智,不管不顧地跟在趙雲身後,誓要把這一支漢軍徹底消滅。就這樣,管亥軍逐漸接近了劉辯等人的埋伏圈。趙雲提前知道了路線,當快要接近河谷附近的陷阱的時候,早就帶人從預留的安全位置撤離了。而後面的管亥軍就直直地進了劉辯軍的包圍圈裡。

等到他們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地面上各種陷阱讓黃巾軍苦不堪言:戰馬陷進各種坑洞裡無法前進,各種暗器刺傷了很多黃巾士卒……前面的人受了傷,後面的人還不知道情況,仍然在向狹窄的谷地中擁擠前進,黃巾軍陷入到極大的混亂中,各級將領無法控制局面。

管亥發熱的頭腦也冷靜下來,他被眼前的景象嚇出了一身冷汗。面對這樣的慘狀,管亥也顧不得建功立業了,趕忙大聲喊道:“快,往回退,快撤!”黃巾將士們聽見管亥的命令,爭先恐後地向谷口退去,頓時造成了更大的混亂,場面更加失控。

劉辯與太史慈站在兩邊的山頂上,看著眼前的景象,面無表情,畢竟這樣基本沒有什麼基本素養的對手,就算戰勝了也沒什麼值得高興的。等到覺得時候差不多的時候,太史慈問道:“陛下,末將是不是該出擊了?”

劉辯想了想,說:“太史將軍且去,不過二弟之前說若是可以的話,可以收攏一些敗軍,補充我軍數量。太史將軍可以酌情處置。”太史慈一抱拳:“末將明白該怎麼做了,陛下放心。”劉辯點頭,太史慈帶著預留的人馬,準備對付黃巾軍還有馬上到來的孔融軍。

孔融帶兵出了都昌城,就直奔黃巾軍的營寨而去。留守的黃巾軍自然不會直接就投降,馬上就在副將的組織下展開反擊。孔融這邊一時之間竟然無法取勝,這不禁讓孔融十分焦急。他沒想到自己的部隊在人數和裝備都佔優勢的情況下還無法取得勝利,一時之間場面變得膠著起來。

這時,從西方突然有一軍殺出,直向兩方衝來。兩軍有了一個短暫的停頓。他們都想看看,來者是敵是友,又會對這面戰場產生什麼影響。

不過,很快處於狂喜狀態的就是孔融了。因為來人打出的旗號正是“劉”字。千萬個旗幟匯聚成的洪流讓孔融信心大振,他忙指揮將士們穩住陣腳,準備和前來的“劉備軍”一起破敵。

當然前來的人正是趙雲,他將四千軍士留下大部分在此埋伏,等候他回來。等他把黃巾主力引去劉辯處中伏之後,他又返回此處,準備帶兵“協助”孔融擊破黃巾軍。什麼?你說旗號?哎呀,又沒有騙人,當今天子姓劉,天亦姓劉,誰說這是劉備呢?

在趙雲和孔融兩方夾擊下,黃巾軍終是支撐不住,敗下陣來。大部分黃巾軍選擇了投降。孔融本想清算一下這些賊子,但是在趙雲的勸說下還是“以大局為重”,選擇與趙雲合兵一處,一起向“劉備”與管亥作戰的主戰場行進。至於這些俘虜,趙雲解除了他們的武裝以後,留下兩千人看守著這些人。一來是陛下之前特地交代過,要儘可能保留一些有用的人補充進自家軍隊中;二來自家蔡大夫估計很快就要把都昌城收拾完了,就把這個問題留給他吧。

孔融一路上問了挺多問題,都被趙雲巧妙地回答化解了,孔融也就沒起什麼疑心。到了溉水河谷附近,孔融看到太史慈也在帶兵鎮壓黃巾,更是深信不疑,忙和趙雲一起指揮麾下軍隊幫忙一起鎮壓反抗的黃巾軍。

很快,這裡的黃巾將士們也沒有了反抗的心思,紛紛選擇投降。管亥等主要將領也死在亂軍之中,可謂是大獲全勝。孔融喜上眉梢,提出想要見一見劉備劉玄德,當面表示一下謝意.太史慈與趙雲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中的笑意。他們也很想看看,孔融見到陛下會有什麼反應。

沒讓他們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