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章 麋竺欲求援,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柴宗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彭城國內,此時除了原本的守軍以外,更有徐州刺史陶謙帶領的援軍趕到。而且這次陶謙帶來的的援軍不是別的,正是陶謙賴以在漢末諸侯中有所底氣的王牌部隊——丹陽兵。

這是陶謙的老本,他自己就是丹陽郡人。作為徐州一方諸侯,陶謙手中雖然沒有好的戰將,但是握有這一支精銳的“丹陽兵”,因此也可以對抗曹操這樣的梟雄。“丹陽山險,民多果勁,好武習戰,高尚氣力,精兵之地”,丹陽兵的勇武可謂是天下聞名。傳言在西漢李陵進襲匈奴時,所帶的五千死士也是來自丹陽的精兵。以五千人抗擊匈奴八萬精騎,在援兵不至的情況下竭力死戰,最後只剩四百人撤回關內,主帥李陵被迫投降,副帥韓延年戰死。以匈奴驍騎之勇,五千丹陽兵竟然能令單于喪膽,幾乎要撤退,最後探知李陵無援才敢進攻,丹陽兵善戰可見一斑。

不過雖然丹陽兵十分勇武,但是徐州畢竟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的地方,再加上徐州缺少一流武將。因此如何利用好丹陽兵擊退曹操,也成了陶謙等人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陶謙治下的徐州有三大世家——麋家、陳家還有曹家。三家的家主:麋竺、陳珪還有曹豹都在陶謙手下擔任別駕、治中從事等要職。可以說陶謙雖然是徐州之首,但是很多軍政大事也得和三大世家商議之後方可施行。這次曹操入侵徐州也不例外。不過令陶謙頭疼的是,三家觀點竟然各不相同,實在是令他難以抉擇。

麋家主張向青州等地求援,只要他們撐到援軍到來,曹操必敗;陳家主張與曹操談判到底,本來就是誤會,解釋開了就好,要是曹操還不依不饒那就是他的問題,天下人都會看清他的真面目;而曹家則主張不打不談,一味防守,反正徐州城城高糧多,過兩年也沒問題,曹操就不一定撐得住了。三家的主張都有他們的道理,每一次都在陶謙面前吵得不可開交。陶謙畢竟年紀也大了,精力跟不上,現在也無法及時做出決斷,所以,這問題也就一直拖到了現在。

原本就算今天他們來到了前線的彭城,這件事還是要一直在討論扯皮的。但是現在,一條訊息的傳來,讓這件事很快就有了定論。

無他,兗州的邊讓已經帶兵距離彭城不遠了。對比曹操離彭城的舉例來說,他甚至可以休整一下,然後配合徐州軍給曹操來個內外夾擊。這下,形勢忽變,麋竺喜笑顏開,而陳珪和曹豹則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中。畢竟現在抗曹的力量佔據了上風,他們再說話,難免會讓人感覺有通敵的嫌疑。還不如不說話,靜觀其變。

不多時,陶謙想了想,還是問麋竺道:“子仲啊,雖說現在有邊府君帶兵來援,但是如何配合也是一件需要考慮的事情。你如何想?”麋竺拱手回應道:“使君,曹操前番多造殺戮,不得人心。我猜想,只要我軍與兗州軍配合密切,擊敗曹軍不是什麼難事。當然,為了以防萬一,我還有另一處援軍,可以爭取。”

“哦?是哪裡?難道是北海孔文舉嗎?”陳珪有些不屑地問道。

麋竺沒有在意這點小插曲,陳家就算資格老又怎麼樣?等這次我助陶使君擊潰了曹軍,這徐州第一世家的位置,可就非我麋家莫屬了。到時候,你們陳家和曹家,不過是小卒耳。一邊想著,麋竺一邊回答道:“使君,可曾聽聞曾隨盧子幹大破黃巾,兄弟三人齊心協力的漢室宗親,劉備劉玄德?”

“是他?”陶謙也來了興趣,聽說這人是中山靖王之後,對大漢也是忠心耿耿。而且雖然沒有什麼兵力,卻有兩個絕世武將做兄弟,大破黃巾之時威名遠揚。如果能請到劉玄德來做援軍,那確實徐州就沒什麼危險了。這樣想著,陶謙便對糜竺說:“子仲真有把握,能將劉玄德請來?”

麋竺十分肯定地回答道:“使君放心,糜家經營生意的時候常透過平原縣進入河北,對這位劉縣尊還是比較瞭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