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宗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太史慈歸順,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柴宗訓,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一大早,都昌縣裡的孔融先收到了訊息。聽著信使講完,孔融疑惑道:“平原縣一開始不是說無力救我北海國嗎?怎麼現在又出兵了?還要我軍接應?”

信使自然是蔡璟安排好的,他就按照蔡璟交代的轉述道:“國相大人容稟,此前縣令大人只感覺兵微將寡,難以援救,容易讓黃巾賊人有機可乘。現在縣令大人受徐州陶使君邀請一同抗擊曹操,已經渡過大河。曹操入侵徐州失敗,他自然就可以集合徐州之力解救北海之圍。國相大人可千萬不要錯過這破敵良機啊。”

孔融自負於才氣秉性,立志平定國家的危難,但他才器粗略,思想空乏。想想之前陶謙派人來跟自己求援的訊息,心裡已經信了七八分。一邊感嘆著“果然沒看錯劉備”,一邊回覆信使道:“此事我知曉了,你可回去告訴玄德公,融一定準備好,配合他一舉消滅青州黃巾。”

信使應諾,便返回了。孔融心裡十分地開心,終於能夠離開這座破縣城回到北海了,這段時間他感覺簡直要被城外的黃巾軍折磨瘋了。

同樣心裡十分開心的還有蔡璟,畢竟他都沒想到計劃這麼順利。劉辯有點不理解,趕緊問道:“二弟,孔融怎麼會這麼輕易就相信你的話了呢?這要是我,怎麼也得派人查查再說。”蔡璟“嘖嘖”兩聲,說道:“但凡是個有戰爭常識的人都會這麼做的,可惜啊,孔文舉空有個聖人之後的名頭,實際上確實是草包一個,能和管亥這種黃巾渠帥相持這麼久還真是棋逢對手,匹配啊匹配。對付他們這樣層次的人,都不需要什麼高深的方法,直接騙他們就可以了。”

倒也不是蔡璟輕視孔融,畢竟蔡璟也知道歷史上的孔融信心滿滿地帶兵迎擊青州黃巾,結果還被打得大敗,妻子兒女都失散了。要不是太史慈殺出重圍請來劉備救援,只怕孔融全家都要交代進去了。就這種表現的孔融,最後還敢寫什麼“父母無恩論”,這種人你指望他有腦子,還不如指望曹操少搞幾個人妻。(曹操:?)

劉辯這時候完全相信蔡璟的判斷了,果然不用費什麼腦子啊……他對接下來管亥那邊的反應也更有興趣了。

青州黃巾處,蔡璟讓史阿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引著黃巾軍發現了孔融要迎接“劉備軍”一起打擊他們的事情。這讓管亥也很開心,就憑你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也想打敗我們黃巾天軍?等著看我好好安排,把你們全部打敗吧。管亥把自己手下的大小頭目叫到一起,商議怎麼把官軍一網打盡。

就這樣,在青州大地上,三方勢力盡開顏。不過要說最開心的,那還得是蔡璟。因為他果然在向西的這條路上等到了太史慈。

蔡璟對太史慈單騎求援以報孔融之恩的事情有些印象,但也不知道太史慈向西會是在什麼時候,會走哪條路。不過他運氣不錯,正好就遇上了為孔融接應“劉備軍”的太史慈。而太史慈看著眼前陌生的軍隊,心生警惕。因為他覺得,這支軍隊怎麼看都不太像孔融描述的劉備軍隊,尤其是看起來領頭的還是個十來歲的小孩兒,劉備肯定不是這樣,也不曾聽說他有個這麼大的孩子……

兩方倒也沒有僵持太久,還是蔡璟先出口打破了沉默:“太史子義將軍想必是為了孔北海單騎去引導援軍的吧?”

太史慈並不說話,企圖以沉默矇混過關。

蔡璟卻繼續說道:“將軍勸孔北海主動出擊,孔北海卻避戰猶豫不決。現在有了援軍,孔北海手下竟然都沒有願意出城迎接的。還是將軍大膽心細,以插好箭靶,出而習射的方式騙過黃巾哨騎,這才能脫身向西,對吧?”

太史慈的心裡不能說泛起了驚濤駭浪,也是十分震驚。畢竟現在還只是二十多歲的青年人,忍不住問道:“你怎麼知道的?”話一出口太史慈就後悔了,這不就等於告訴對方他說的是真的嗎?嗐,不小心做錯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