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5頁,登堂入室,吱吱,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不由怒火中燒,冷笑道:「莫非這五萬性命在諸君眼裡就不是性命不成?」
很多人都低下了頭。
只有白大人,不屑地嗤笑,道:「我等當然比不得元大人悲天憫人,鐵面無私,能棄同胞同澤於不顧。」他說著,朝那謀士道:「去,將這幾天被那些流民打傷打死的校尉名冊拿給元大人看看。元大人既然奉皇上之命前來督檢我等政務,那就請元大人先將這些校尉的撫恤銀子先發了。別以為只有那些流民死了人,我們就整日遊手好閒在看熱鬧似的。」
他還諷刺道:「難怪有些官員看著那些貧民和鄉紳打官司,必須認定那些鄉紳為富不仁,欺凌鄉裡。」
那謀士卻是進退兩難,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元允中並沒有為難他,而是神色冰冷地環視著議事廳的眾人:「同胞同儕,也就是說,諸君和白大人想的一樣囉?」
議事廳裡大多數人都覺得白大人說的對。
死五萬流民,卻可以成就他們的豐功偉績,甚至有可能是生平唯一一次。
可他們不敢承認。
一旦他們承認,他們就和白大人拴在了一根繩上。而元允中明擺著和白大人意見相左,元允中身後還站著皇上……萬一元允中佔了上風,他們豈不是會跟著白大人一起倒黴?
立刻有人低聲道:「元大人,下官沒這意思。五萬條人命,我等怎麼會沒有放在眼裡呢?只是那些流民不服管教,跟著我們的校尉很多人都受了傷,大夥兒都有點著急。」
他還勸道:「白大人也是愛兵如子,怕寒了那些校尉的心。」
有人站出來了,自然有人附和:「是啊!是啊!我們絕對沒有視人命如草芥的意思。」
白大人被氣得倒仰。
元允中聽了,好像氣消了不少似的,語氣溫和下來,道:「那些流民既不賦稅,亦不服役,還擾亂鄉裡,與其放任自流,不如想辦法管教收服。既然圍堵一段時間就會因為缺糧而自亂陣腳,又何必非要剿殺鎮壓?把流民變良民,賦稅服役不好嗎?」
眾人面面相覷。
道理大家都懂。不過這樣一來,他們的軍功不翼而飛了不說,這麼多流民,怎麼處置也成了一個大問題。
沒有一個人敢搭話。
元允中趁機開始發號施令:「項大人,您在庶吉士館的時候曾經在兵部觀政,後又任兵部給事中,熟悉兵制,調兵遣將之事,還要請你主持。
「陳指揮使,你曾經在宛平衛任過千戶,宛平縣的兵事,你應該最清楚不過了。你這就同旗下同知將宛平縣要塞在輿圖上標出來。
「王指揮使,你帶著你旗下斥候想辦法打聽這三路的首領都是些什麼人?他們為何會分成三路行事?」
他有條不紊,一一道來,處處點在關竅,讓眾人從開始的依命行事,到慢慢收起怠慢之心,仔細聽命,不敢違逆。
白大人氣極而笑,道:「元大人果然是文武全才,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我倒不知道什麼時候元大人也學會了排兵布陣?可別是場長平之戰就好。」
諷刺元允中這是在紙上談兵。
議事廳空氣一窒。
元允中,的確從來沒有接觸過兵事。
眾人神色間不免流露出些許的遲疑。
元允中聞言斜睨了他一眼,淡淡地道:「碧霞寺有多少流民?」
白大人一愣。
議事廳的眾人更是露出不解之色。
元允中冷漠地道:「石景山上有座碧霞寺,碧霞寺有僧人三百餘人。良田五百餘畝。寺中每年秋季都會貯存糧食四千餘石。白大人若是有空不防算算,如若那聚集在石景山的流民頭子找出了碧霞寺的存糧,宛平縣會怎樣?或者我說的更清楚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