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極監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廢墟得橫財,神話三國:蒼天隕落,西極監兵,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種類也不一,有西漢的五銖錢、本朝的新五銖、更始五銖,還有王莽篡漢時鑄造的貨泉和大泉五十等等。
但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其中的剪輪五銖和綖環五銖。
漢朝所用的五銖錢,大多是外圓內方,早期鑄造的銅錢,一枚足重大概在8-9克,直徑在2-3厘米之間。
但自從先帝-漢桓帝登基之後,他就開始想方設法的降低鑄幣所耗費的銅。
所謂的剪輪,就是把正常的銅錢的外圍剪掉一圈,直徑變得不足2厘米。
至於綖環,則是把原本外圓內方的銅錢,變為外圓、內也圓。
如此一來,同等數量的銅,自然就能鑄造出比原來更多的銅錢了。
而且這兩種銅幣往往還鑄工粗糙、銅質低劣,進一步降低了鑄幣的消耗。
漢桓帝固然是憑藉這一招收斂了大量的財富,可當它們在社會上大量流通之後,苦的卻是普通的百姓。
剪輪和綖環,都是被公認的劣錢,一枚往往只有2-3克重,購買能力要比正常的銅錢低上許多,甚至比同樣是劣幣的大泉五十等等更低一些。
偏偏各地的官員和土豪等等,在收錢的時候要那些正常的大錢,發錢的時候往往就發這種劣錢,他們同樣在趁機搜刮民眾的財富。
再加上土地兼併、人口增多、天災導致的糧食減產和疫病流行等等一系列原因,黃巾起義的爆發,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因為很多普通的民眾都已經活不下去了,只有起義,揮刀向富庶的豪族和官員,搶奪對方的糧食,他們方才有活下去的機會。
所以當看到這兩種銅錢的時候,姬玉的心情也變得尤為複雜起來。
漢桓帝或許不是黃巾起義的根本原因,但他絕對算得上是推手之一。
甚至後來的董卓、曹操,以及以仁義著稱的劉備等等,也都進行過類似的操作。
或許出身各不相同,可當身份和地位提高到了某種程度之後,作為統治階級的他們,自然而然的就懂得搜刮民脂民膏了。
區別只在於,董卓是隻要錢,完全不要臉了,劉備等等還多少會顧及一些顏面。
其次是數十匹絹布和絲帛,由於銅錢不易攜帶,所以很多時候都還保留著以物易物的習慣,這些絹布之類的,也算是硬通貨了,價值相當不低。
倒是白銀和黃金之類的很少,加起來也不過一小堆,大概能有個上千兩吧。
由於開採和冶煉的技術還不夠高,總量也不多,所以這兩種貴重金屬在這個年代,還不算是主要流通的貨幣。
最後是一些金屬的酒具等器皿,一看到這裡,姬玉就知道黃巾賊之前一定是打劫了某些土豪或官員之類的,普通的農夫家裡可不會有這些玩意。
這麼一大筆財富,多了不敢說,買兩個縣令之類的,應該是綽綽有餘了,可以說有了這麼一大筆橫財,姬玉建立勢力的計劃,就可以正式開始了。
但現在讓姬玉稍微有些發愁的是,到底該如何攜帶它們。
幾百斤的重量,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倒不算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可這個體積就太礙事了,他不可能揹著幾個大箱子去打架啊...
想了想,姬玉又找到了紅晶。
師從左慈的她,既然懂得傳送類的空間法術,說不定也能有些解決之道。
正在烤肉的紅晶,聞言也略微有些為難,她搖了搖一個小巧玲瓏的翠玉葫蘆:
“師父傳授了我這件寶物,用來收納符咒,金銀和絹布沒問題,但這些銅錢的數量有些太多了...”
姬玉點點頭:“無妨,我會把它們背下山去,先分給附近的百姓一些,如果還有剩餘,就在周邊招募一些義勇,與我共抗黃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