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章 民部歸屬,天唐錦繡房俊,公子許,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並且加以恩榮賞賜,向天下人昭示陛下厚待功臣之心意。”

孫伏伽附和道:“馬府尹之言,甚為在理,臣附議。”

心裡不得不感慨,這馬周果然是國之幹臣,處事果斷且勇於擔責,當著皇帝以及諸位大臣的面可以毫無顧忌的道出自己的意見,根本不在乎背後是否牽動某些人的利益。

若是換了張亮與劉洎那二人,怕是隻會說一句“陛下英明神武,乾綱獨斷”……

就覺得很是舒坦,跟馬周這種人同僚為官,那才是能幹出些事情立下功績的。

李二陛下顯然心中早有決斷,見到兩人贊同,便頷首道:“英國公的意見亦是如此,既然這樣,那朕便准奏吧。”

言罷,又嘆息一聲,唏噓道:“莒國公忠肝義膽,為國操勞,對朕更是赤膽忠心、置生死於度外。想當年就是這位握不得刀、殺不得人的一介書生,卻敢於出使突厥,揚我大唐之威於域外,更能夠從突厥人的王庭殺出一條血路,這份卓然膽識,千古少有!”

在座諸人頓時面色古怪。

倒不是對李二陛下的讚譽有什麼質疑,而是既然說起莒國公唐儉當年出使突厥,就不得不提一提那位被稱為“軍神”的衛國公李靖。

貞觀四年,唐軍在李靖率領下,一路猛攻,把剛剛遭遇天災的東突厥打得只剩幾萬人。頡利可汗退守鐵山,派人稱降,李二陛下派大臣唐儉等前往鐵山,安撫頡利可汗。

當時的局勢看起來似乎是大唐把東突厥打服了,只需等著與突厥和談即可,但李靖知道東突厥這只是暫時示弱,以贏得喘息之機,等待他日東山再起。

這個道理,李靖知道,他認為身經百戰的李二陛下也一定明白,但偏偏這個李二陛下還要派遣唐儉出使突厥安撫頡利可汗,所以李靖覺得李二陛下這是要讓唐儉做大唐的“酈食其”。

漢朝初年,楚漢相爭,酈食其出使齊國,勸阻齊王田廣投降漢王劉邦,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得田廣心動,放鬆警惕,韓信趁其不備率大軍一舉攻克,田廣覺得自己被酈食其給騙了,惱怒之下將其烹殺。

酈食其便成了歷史上有名的“死間”。

李靖認為當前的形勢與漢初基本無二,唐儉就是李二陛下派出的酈食其,而他自然不介意做一回韓信。

於是李靖當即告訴麾下將領,只要使者唐儉一到突厥,必會使得突厥上下放下戒備正是發動突襲、剿滅強敵的好機會,並且說“機不可失,像唐儉之流,死掉也不足惜”……

之後李靖受到唐儉抵達突厥的訊息之後,當即挑選精兵一萬,從白道襲擊突厥王庭,突厥上下果然沒有防備,被唐軍殺的潰不成軍,頡利可汗被擒,東突厥宣告滅亡。

這一戰使得李靖立下名垂千古之功勳。

在李靖看來,區區一個唐儉,如何與覆亡突厥、掃滅大唐北疆強敵相提並論呢?

然而對於唐儉來說,事情就沒那麼美妙了,所幸他留了心眼兒,一看形勢不妙撒丫子跑路,居然逃出了突厥追兵的重重追殺,幸運的返回大唐。

從此之後,唐儉每見李靖必定破口大罵。

你想要立下千古之功,卻拿老子的命來填,換了誰也得不死不休啊!幸虧唐儉是個文臣,身手遠及不上李靖,所以只是罵,卻也從未拔刀相向。而李靖雖然理由非常充分,但到底理虧,任憑當面唾罵也只是苦笑以對……

也就是這些年李靖淡出中樞之外,唐儉也上了年紀心性有所變化,這才漸漸的淡漠下去,然而這件事卻一直作為趣談,廣為流傳。

李二陛下見到眾人面色怪異,也醒悟到自己提及當年唐儉出使突厥之事使得大家想起了唐儉與李靖之間的恩怨,笑了笑,環視眾人,緩緩說道:“還有一事,英國公諫言,若莒國公致仕,則民部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長生家族

胡說六道